对提高领导干部决策水平的几点思考摘自。《河北学刊》在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中,决策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决策水平提高的问题。一、切实端正决策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决策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决策方向和价值追求。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复杂环境,一些领导干部在为谁决策、决策为谁这一事关决策的立场和方向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有的人在实施决策时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甚至利用决策权为个人谋取私利;还有的人眼睛只盯着个人的政绩,作出的决策违背科学发展观,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类的决策兴趣颇高,而对事关单位长远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不感兴趣,甚至找各种借口久拖不决。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决策指导思想不够端正。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些领导干部头脑中还没有扎下根,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事实说明,端正领导干部的决策指导思想,既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没有科学理论作基础,决策就会迷失方向;不能遵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准则,决策就要偏离正确轨道。端正决策指导思想,关键是在学习科学理论上下工夫,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实际,破除私心杂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校正价值取向上的偏差,用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保证秉公用权,使决策指导思想始终不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轨道。二、着力更新决策观念。思想观念直接支配着领导的决策,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决策便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反之,思想观念僵化、老化,决策就难以与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相适应。有些单位的领导决策不符合政策规定和发展要求,违背群众意愿,有些关系单位建设和群众利益的问题久拖不决,有的甚至出现了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影响了单位的建设和群众关心问题的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支第1页共3页配下,很难作出科学的、具有远见的决策。面对改革开放的新环境、市场经济的新发展,领导干部决策观念的更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精神不强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创新精神,表现在决策上就是片面强调求稳,用老经验、老办法应对新情况,习惯于凭过去熟悉的做法、参照别人的经验作决策,创新不足,守旧有余。在他们看来,宁可错过发展机遇,也不愿为创新而冒风险。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决策按部就班、四平八稳,没有出纰漏,也不可能出新成果。在决策上更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根本的是要克服私心杂念和官本位思想,以党的建设事业为重,勇于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确保决策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二是科学性不够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比较重视在领导层面发扬民主,或一般性地征求群众意见,而往往忽略听取专家的意见,有的感到专家的意见只是些技术性问题,缺乏对全局情况的了解;有的感到征求专家意见程序复杂烦琐,影响决策进程,等等。实际上,任何领导都有知识盲点,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不可能全部通晓,征求专家意见是优化决策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的良方。在进行涉及专业领域问题的决策时,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科学、严密的分析论证,为决策提供专业咨询,可以有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三是节奏拖沓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对决策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有的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时习惯于事事按部就班,不重时效,致使许多问题的解决错失良机。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快速决策观念,力求在坚持必要程序的同时,实现快速决断。三、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形成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些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决策起来不要的倾向。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来落实,首先要进一步加深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的领导干部对发展变化了的情况不是那么敏感,总感到情况还是那个情况,工作还是那个工作,规律还是那个规律,习惯于用老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