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诉机制建立调查汇报近年来,市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位次不断前移,2002年和2003年在市经济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2003年,全市完成gdp192亿元,增长19.5%;完成合同外资5.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分别增长79.5%和61.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2亿元,增长28.6%。经济为什么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讲,这得益于好政策、好环境,得益于投诉中心为企业发展撑起了“保护伞”。前些年,市在优化环境方面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但由于投诉机制不健全,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落不到实处,致使少数部门存在的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干扰发展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发展。为打造经济发展最佳环境,排除一切针对企业的干扰和阻力,形成一切围绕经济转、一切围绕企业转的良好局面,促进经济跨越发展,2002年9月成立了“市企业投诉中心”,进一步加大了受理企业投诉的力度。近两年来,全市共受理投诉案件239起,处结231起,帮助企业解决难点问题282个,减轻企业负担950多万元,得到上下一致好评。一、建立完善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在机构改革编制压缩的情况下,决定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的投诉中心,归口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编制3人,今年又增加到5人。同时,在办公场所、交通、通讯工具和办公经费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在会上强调:要给投诉中心尚方宝剑,投诉中心要牵头下大气力抓好投诉工作,各部门要共同配合,认真抓好每一个投诉问题的解决。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投诉中心上报的每一份重点问题调查报告都认真批示,并责成分管市长牵头落实。先后三次主持会议,解决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二是市纪委领导靠上抓。主要领导对投诉亲自抓、负总责,重要投诉案件都提出处理意见,并多次打电话给部门“一把手”,督促解决投诉问题。对重要投诉案件,分管领导亲自与第1页共5页被投诉部门主要领导谈话,使一些以往的难点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近年来,市纪委领导牵头处理了17起重要投诉案件。同时,凡重大复杂投诉案件和全局性工作,都在纪委、监察局统一调配力量,做到要车给车,要人给人,为投诉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各部门各单位具体抓。全市各级都成立了领导和办事机构,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承办科室,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近年来,90%以上的企业投诉案件,是通过部门“一把手”亲自协调解决的。二、建立完善畅通有序的受理机制。为了畅通投诉受理渠道,调动企业参与投诉的积极性,投诉中心成立后,先后召开了由800多个单位和企业参加的动员大会和由160个企业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向2000个企业印发了公开信,利用报纸、电视等进行集中宣传,使投诉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向社会公布了投诉中心办公地点和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受理投诉。开辟了投诉电子信箱,实行了网上投诉。近年来,通过专项举报和网上投诉,共受理投诉案件84起,占总数的39%。其中“八小时”之外受理投诉案件12起。同时实行主动下访制度。确定了100个不同类型企业作为联系点,每季度走访一次;先后召开座谈会36个,下发征询意见信4000封,广泛听取企业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组织一次“企业评议站所”和“社会评机关”活动,从中发现问题。近年来,通过主动下访搜集企业意见132条,占总数的61%。三、建立完善规范有力的处理机制。一是实行联合办理制。对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复杂案件,实行领导挂帅、投诉中心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联合办案机制进行解决。如工具厂因没有排水沟,在排放达标污水时与附近镇、村发生纠纷,使污水无法排放,严重影响企业发展,投诉中心与水务、环保等部门接到投诉立即进行联合调查,及时向市政府提出修建排水沟的建议,得到了批准,使投资260多万元、长12公里的浆砌排水沟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彻底解决了附近2个镇30多个企业和20多个村的污水排放问题,既化解了长期以来难以化解的村企矛盾,又有力地保证了一大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