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建设方案1建设基础1.1社会需求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企业、事业单位都离不开会计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加上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就更多地需要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1200万人左右,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只占20%。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经过人才需求调查,在未来三年内,会计专业人才有较稳定的社会需求。作为技术性很强、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值。对任何经济实体来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无疑将有利于其经济工作的开展,因此会计人才,尤其是会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会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普及型人才之一。会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渠道是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务部门,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财务工作。就目前来说,会计专业供需两旺。从我省情况看,会计从业人员有27万余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约占20%左右;从会计人员总量上看,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少,似乎已接近饱和状态;但从学历层次及职称结构看,我省会计从业人员仍有较大需求缺口尤其是高学历层次的会计人员需求更大。据中华财会网(www.e521.com)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未来三年(2007至2009年)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以15%的比例逐步递增,其需求量依次为,34.5万人、39.7万人和45.6万人。图1未来三年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趋势1.2专业定位会计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具有会计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会计职业能力及相关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技能人才。1.3专业现状1.3.1人才培养及质量(在校生规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会计专业开办于1984年,长期以来会计专业人致力于专业发展,潜心研究教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办学上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现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服务于各行各业,在各种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尤其是从事会计职业的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我省和其他省市大、中、小型企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对我省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和积极的影响。他们有的是上市公司、大型企业或偏远的矿山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有的是会计先进工作者,也有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经理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出谋划策。无论职务高低,他们都在为各自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默默奉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会计专业现有在校生210人,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形式看好,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有的在国有大型企业,有的在中小企业,有的在事业单位,有的是自主创业,总体上看,他们大部分能实现就业预期,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表1会计专业近三年招生录取率与毕业生就业率年份(年)录取率(%)就业率(%)就业质量200488.593.51毕业生大部分能实现就业预期,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200598.8186.75200610491.381.3.2教学团队会计专业拥有一支开拓进取,具有团队精神的“双师”素质队伍,在编教师中有注册会计师5人,注册税务师4人,注册资产评估师1人,会计师6人;有副教授4人,讲师5人;研究生、在读研究生11人。表2师资结构统计表(2006年12月止)项目人数百分比%专职教师总数11其中1、双师型教师8732、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8733、高级职称3274、研究生、在读研究生1091兼职教师总数(含在编兼职)10100其中1、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4402、会计师6603、4、1.3.3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条件(1)校内会计模拟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