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静夜思》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静夜思》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静夜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静夜思》1第1页共19页《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胜利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视,低头深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留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第2页共19页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熬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酷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第3页共19页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酷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创设情境法、嬉戏法、表演法、吟诵法。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第4页共19页其次课时一、复习巩固指名认读昨天学习的生字。二、感受诗意。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挚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观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光明如霜。仰视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第5页共19页的闻名诗篇《静夜思》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肯定特别(生说:难受、难过、悲伤……)3.老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老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4.小挚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预设)生:“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挚友。”第6页共19页“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家乡的什么呢?”生:“他想到了家乡的那座小山。”“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第7页共19页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三、指导朗读古诗1.仿照练读,想象意境。2.角色表演:小挚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3.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4.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四、拓展活动第8页共19页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8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静夜思》2第9页共19页教学目标1、相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酷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第10页共19页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2、培育学生阅读古诗的爱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打算:Ppt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小挚友喜爱猜谜语吗?今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第11页共19页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小挚友,你们喜爱月亮吗?从古至今,很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