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狐假虎威》教案《狐假虎威》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狐假虎威》教案1一、教材分析:第1页共142页这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严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知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气恐吓人,其实自己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好玩,特别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严,懂得成语第2页共142页“狐假虎威”的寓意。4、指导书写“食、眼”生字。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敏捷应用是难点。四、教学方法:教学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纳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协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第3页共142页五、教学打算:头饰、相关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挚友,谁想和他们打个招呼,一起来。今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之间的故事。来,一起读课题(知道停顿处)。二、整体感知1、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请同学翻到97页,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这个故事,并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谁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将这个故事概括出来,找到了用笔划一划。(读完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知第4页共142页老师)(“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严把百兽吓跑的。”)2、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狐假虎威“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借)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快速查字典)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严把百兽吓跑了。3、检查字词预习状况。(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你发第5页共142页觉了什么?(第一排是描写老虎,其次排是描写狐狸,第三排是描写百兽。)我们再来合作读一读,老师读动物,学生读与动物有关的词语。4、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挚友肯定很喜爱,谁能看着图,把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看能不能用上刚刚的词语。小挚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三、精读课文。《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起先的呢?谁来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找寻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第6页共142页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1)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你从哪看出来的呢?(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贴图片:大家怕不怕它?头带王字,高大威猛,森林之王,多么的威猛啊!)板书:威猛(“微”用红色粉笔写)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它的猛烈呢?多么猛烈的老虎啊,你能读一读吗?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第7页共142页(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逃跑)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有了它的帮助,小挚友一下子就理解了“窜“的意思。那么老虎来了,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惊慌,胆怯)你来惊慌的读一读,你来胆怯的读一读。第8页共142页2、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坏办法。大家自己读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结合指导读词、读句)(1)“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骨碌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请其中一个做好玩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狐狸眼睛骨碌一转。)这就是“骨碌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留意,在想点子)(2)“扯着嗓子”“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第9页共142页用手做出“拉”的动作)“拉”不错,那“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