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一、教学分析:1、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描述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合作探究。对食物消化过程在生活中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按照自己对食物消化过程的理解,画出消化过程图,为学生通过后续的研究、完善自己的想法打下基础。2、教材分析:《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内容仍然与人体运动有关。它延续了“跳动起来会怎样”的研究,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哪里来展开研究活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活动,使学生知道人体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认识到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2、通过探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补充、修正—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在学生经历“问题—探究—补充、修正—完善”的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意趣,激发学生探索人体消化系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消化器官的保护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视频的结合教学,了解食道、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功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研究人体秘密的兴趣。三、教学重点: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道、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功能。四、教学难点:认识人体胃和肠的功能。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视频: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动画:消化系统教具:教学课件(消化器官)、卫生纸一卷(带卷轴)、人体半身模型。学具:馒头、塑料袋、水;记录单。板书设计: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消化道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教学学生探究教学意图导入新课1、谈话:运动过后一般有什么感觉?2、谈话:消耗能量怎么来补充?3、谈话:今天研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能量的补充来源于食物”口渴、累、饿……喝水、吃食物、休息……学习新课1、组织学生认识“吃下去的食物去哪里了?”2、组织学生认识人体消化器官3、体验胃和肠的作用,进一步认识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4、认识消化器官的保健方法1、分析食物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1)发小西红柿吃。2)刚才吃到嘴里的小西红柿去哪里了?还可能到哪里?3)思考,你们认为食物要经过哪些器官?2、食物依次经过这些主要消化器官。1)那它的旅行路线是怎么样的呢?请你试着画一画小西红柿从口腔出发,依次去了哪里。出示:P74页图记录单要求:画的时候简单些,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行。2)布置:交流教师总结学生的意见3)谈话:我们把小西红柿旅行的这条路线称为消化道,而小西红柿依次经过的每一个景点就是消化器官。板书:消化道?消化器官3、谈话:食物进入身体里面,最后变成了粪便排出体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吃、议论可能,胃…………可能,嘴、食管……议论、争吵、绘图……可能:嘴—食管—胃—大肠—小肠;……思考……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身体的了解分析食物会经过哪些器官,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研究人体秘密的兴趣。1、动画出示消化系统:2、组织学生辨认消化器官3、谈胃蠕动……话:食物经过“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这些器官。4、提问:小西红柿最后会变成大便,它在经过这些消化器官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5、出示人体半身模型6、布置:请各小组选定一个消化器官,研究食物经过时对食物的影响或作用。7、汇报交流8、小结:食物在口腔被咬碎之后,经过食道来到胃,胃把食物进一步分解,变成粥一样的食糜,逐步送入小肠,小肠再进行消化吸收,最后只留下残渣来到大肠,大肠吸收其中的水分。这就是食物的消化过程。观察消化器官认识消化器官思考、记忆可能,口腔……观察人体半身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内部的消化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测能力,发展学生与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乐趣的兴趣。选定器官、取模型观察分析可能,食道直、光滑、软1、出示材料(馒头、塑料袋、水),演示胃消化的模拟实验。2、演示:抽取卫生纸(模拟小肠),问:你认为小肠有多长3、讲述肝分泌消化液、胰……4、讲述消化液作用:分解食物中的营养5、讨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