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小男孩热爱动物,珍视生命的美好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三、教具准备录音、生字卡。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要求静心听,听懂故事的内容。2、播放录音。3、交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4、出示课题。二、再读课文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2、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编好自然段。4、检查词语读音:浅水泾、近在咫尺、拯救。5、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6、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7、检查自学成果,弄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疑难之处。三、再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发现了什么情况?交流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近在咫尺浅水泾①小鱼的环境:被困在浅水泾中,濒临死亡。②朗读第一段,读出小鱼的困境。2、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又发现了什么?交流要点:①小男孩在拯救小鱼的生命。②圈划出有关的动词:走、弯、捡、扔。③指导朗读:你觉得小男孩怎么样?3、同桌读下面的对话,读后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交流要点:①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②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③理解:在乎。1④指导朗读对话。四、质疑问难自由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五、指导朗读全文1、学习这篇课文,你最敬佩小男孩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课文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找出来,读给大家听。2、齐读课文。《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二、自学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2)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2)学生质疑。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1.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2.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2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练习朗读。3.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小男孩怎么回答?“这条小鱼在乎!”他认为怎么样?(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指导朗读四、总结课文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