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说明——危险及控制(5)1)风险识别表1风险矩阵评估表对基层组织在以往工作或同类作业中通常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如果作业因项目或作业环境变化产生新的风险,则应在《HSE作业计划书》中进行具体描述。风险识别要组织有经验的员工和专家进行,识别的方法可采用风险矩阵或列表方式,通过危险产生的后果,对应发生的几率来评估这些风险的造成危害,由于危害程度和发生几率的不同,可以接受风险的程度也就不同,对于风险很小(危害程度很小并且几率也非常小)采取加强管理进行控制就可以达到目的。如表1所示,可以列出风险矩阵评估表,右边阴影部分为后果对应的三个不同区域,即:高、低、中风险,高风险区是不可忍受的,中风险就要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消减。对于表中造成的后果影响还可以进一步按严重级别进行划分和定义,以建立起对人、财产、环境和声誉的判别准则。基层企业在风险识别时,还可以采用关联图分析法,通过假设危害如何产生及导致一系更的后果。如图2,3其基本原理是,用图表示事故及引发事故的各种原因、事故及其导致的后果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通过关联图分析,可找出事故引发的途径和预防事故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图2关联图分析法图3关联分析图一事件及后果2)风险消减及控制事故是:图4控制的概念如图4,HSE管理体系是建立在“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管理理念上的,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预先知道会发生特定的一种危害,我们就能够通过管理和发挥我们的技能来避免事故发生或是设法使人、环境和财产免受损害,即能够对风险进行控制。进行了风险识别,我们就认识到了危害和危害程度(如表1所示),对那些不能忍受的风险必须寻找解决的办法,也就是控制。控制有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控制法”,二是“保护控制法”。预防控制法包括:设计、自动控制、改变工艺(过程)、替换材料、调查研究等等;保护控制法包括;警戒、锁定、防护隔离、探测、培训、公告、安全的行为、人员的选拔、作业规程、监督、明确的指令、作业知识、训练等等。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对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作为HSE关键任务进行分配,形成岗位HSE关键任务清单,分配到对应的岗位进行控制。因为岗位HSE关键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岗位操作有较好的指导,在控制事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关键任务进行分配十分必要。关键任务不同于工作任务和传统的岗位职责,关键任务是岗位工作任务的一部分,是针对风险所提出的控制和补救措施,是这些措施在不同岗位的分解。在分解关键任务时,可把传统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进行归纳,从而达到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全部实施。关键任务在编写时可以根据汇总表按岗位分别描述。例如,某钻井队的预防人身伤亡、井喷事故等危害的关键分配表如表2、3所示,在关键任务分配汇总表2中第一列代表任务序号,第二列代表任务,第一行表示了对应岗位,该(示意)表就反映了关键任务和岗位的对应关系,表中数据表明每个岗位与所对应的关键任务进行控制的项目数。任务分配来源于各岗位对应关键任务控制的项目数表3,因此,具体的岗位关键任务应反映在岗位HSE职责和操作指南中,并和作业项目中对岗位控制风险的要求相一致。表2关键任务分配汇总表(示意)见表表3岗位HSE关键任务分配表(参考样式)见表当作业或项目发生变化,施工作业要求、难度增加或作业地点、环境等发生变化,存在新的风险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可能引起的潜在风险,及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完善作业指导书;也可通过《HSE作业计划书》对该项作业的指导进行细化,形成对《HSE作业指导书》的补充。3)应急措施对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除制定消减措施进行控制外,还要根据可能发生的后果,制订应急反应预案。即,在应急反应中岗位职责、人员组织、联络方式、控制措施、紧急救护、撤离路线、集合方式和地点等进行策划。同时,在应急反应中,对人员的分布等情况要重点作好控制。应急预案制订后要组织演练,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使应急措施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流程图可以明确表明应急反应的组织联络方式和反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