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诚信计生村规民约VIP免费

2024年诚信计生村规民约_第1页
1/11
2024年诚信计生村规民约_第2页
2/11
诚信计生村规民约第一条。依法结婚,按政策生育。每个村民都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村民委员会每季度公布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二条。本村参加诚信计生小组并守约的计划生育家庭(以下简称诚信计生家庭)优先享受有关奖励优惠政策、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及《协议书》中承诺的激励措施。第三条。村里组织节日慰问、健康检查、农业技术推广,民政优扶、改水改厕等优先安排本村诚信计生家庭。第四条。村里组织各种活动,如文化下乡、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优先邀请本村诚信计生家庭成员参加。第五条。提倡晚婚晚育,每个未婚青年都要掌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知识。主动参加人口学校的培训学习,做到结婚先登记,严禁早婚和非法同居、生育;属计划外怀孕及违反政策生育的,按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给予处理。第六条。外出打工的育龄人员,外出前必须到乡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外出后及时向当地计生部门交验计划生育证明,每季度向村委会或乡计生办回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报告单》。第七条。村民招用外来务工人员或租房给外来育龄人员的,首先必须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由招用或出租者督促外来人员在半月内办理证件,方可招用和出租。租房业主必须与村委会签订外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负责所招用或租房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第八条。党员、团员必须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除按规定处罚外,还要给予党政纪处分。第九条。对阻碍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侵犯人身、财产安全和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责令其写出检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通报批评,并赔偿一切损失。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第十条。本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生效,自第1页共11页公布之日起施行。马行河村民委员会二0一二年四月一日第二篇:水东村诚信计生村规民约水东村诚信计生村规民约为了扎实开展“诚信计生〃幸福家庭”活动,推进我县“166”农村计生工作机制在我村得到贯彻落实,实现群众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而达到村民自治目标。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村诚信计生村规民约。第一条凡本村村民(包括寄户)和在本村从事生产、生活的流动人口,都应自觉遵守本村规民约。第二条村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实行计划生育,认真履行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第三条村民应自觉遵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鼓励晚婚晚育,反对买卖婚姻。结婚男、女青年要参加免费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自觉参加人口学校学习,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第四条实行凭证生育。新婚夫妇符合生育条件的,应及时到镇人民政府登记领取一孩生育服务证;符合再生育条件的村民应自觉申请办理生育服务证(暂不想生育的夫妇可订暂不生育协议书),持证育妇怀孕后不得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不得擅自终止妊娠。为了母婴安全,实行定点分娩接生制度。临产育妇应按要求到镇以上医院分娩,并在产后24小时内向村委会报告生育情况。村民收、送养孩子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条例》规定的条件。凡非法收、送养孩子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外,按《条例》规定的上限标准依法征收收、送养双方的社会抚养费,收养孩子属拐卖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实施解救。政策外生育(含非法收、送养)的对象,应自觉按《条例》规定交纳社会抚养费。第2页共11页第五条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已生育的育妇应按要求及时落实一项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凡政策外怀孕的,应主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第六条已婚育妇属双查对象的,每年应按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接受镇计生服务所环情、孕情检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双查的应及时汇报并在十天内主动到镇计生服务所进行“补查”。第七条流动育龄人员应遵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需离开常住地一个月以上的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员,按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本村村民有雇佣外来人员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诚信计生村规民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