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数学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的共轭复数为()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故,应选A.KS5U考点:复数的概念及运算.2.设非空集合满足,则()A.,有B.,有C.,使得D.,使得【答案】B【解析】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及运用.3.已知命题,命题,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KS5UKS5U]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故,但反之不成立,应选B.考点:充分必要条件.4.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为数列的前项和,则的值为()A.B.C.2D.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可得,因,故应选C.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前项和的运用.5.已知双曲线,点,为其两个焦点,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则的值为()A.2B.C.D.【答案】C【解析】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运用.【易错点晴】双曲线是圆锥曲线的重要代表曲线之一,也高考和各级各类考试的重要内容和考点.解答本题时要充分利用题设中提供的有关信息,探寻出之间的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里借助题设和隐含的条件,即双曲线的定义,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得到,再运用等量关系,再从而求出,使得本题巧妙获解,这里运用方程思想但没有机械地解方程是值得关注的.6.阅读如下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A.7B.9C.10D.11【答案】B【解析】考点:算法流程图的识读和理解.7.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则函数的图象()A.关于点对称B.关于点对称C.关于直线对称D.关于直线对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故,所以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应选A.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及运用.8.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像留念,已知甲、乙不相邻,则甲、丁相邻的概率为()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四名同学全排有种可能,甲、丁相邻,甲、乙不相邻的排法有“甲丁乙丙、甲丁丙乙、乙丙甲丁、丙甲丁乙、乙丙丁甲、乙丁甲丙、丁甲丙乙、乙丁甲丙”等种可能,故其概率为,应选B.考点:排列数及古典概率公式的运用.9.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若直线与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B【解析】A(4,2)P(-1,1)x=2x+y-6=0x-2y=0Oyx考点:线性规划的有关知识及运用.【易错点晴】本题考查的是线性规划的有关知识及综合运用.解答时先依据题设条件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进而转动动直线,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当该直线经过点时,动直线与区域有公共点;当动直线的斜率时,动直线与区域恒有公共点.求解过程中,化归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0.已知方程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A【解析】考点:导数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易错点晴】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问题的重要工具,也高考和各级各类考试的重要内容和考点.解答本题时要充分利用题设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先将方程的根的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图象的交点问题,进而转化为两函数与相切于点的相切问题.通过计算临界点的值,再建立不等式,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从而使得问题获解,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侧视图为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如图,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的中点.设外接球的球心是分别的外MEBDFCAO考点:三视图的识读和理解.【易错点晴】球与几何体的外接和内切问题一直是高中数学中题的重要题型,也高考和各级各类考试的难点内容.本题将三视图与这类问题整合在一起无疑是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解答本题时要充分利用题设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先将三视图所提供的几何体还原,再借助几何体与球外接的特点进行求解.求解时依据球心距与截面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出球的半径,再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求得球的面积为,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