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课标解读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如组成、性质)对物质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酸、碱、盐、氧化物、单质等)之间的转化和反应类型。●教学地位本课时是初中化学学完进入高中的第一课时,涉及到化学知识的衔接,也是掌握物质性质的前提。也是高考命题的基础。几乎每年的高考试题均有该内容涉及。(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商店中商品上千上万种,商店工作人员如何让顾客很快找到买到呢?图书馆中的书也有上万种,管理员又如何让你很快找到呢?答案就是根据商品的用途和书的内容进行分类放置。那么现在已发现的物质也已达到上千万种,它们的性质、应用又如何理解和掌握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教学流程设计⇒⇒步骤2:强调[思考交流1]中非金属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对[思考交流2]要强调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步骤6:在教师指导下10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点评、总结归纳,指出应注意的问题。⇐步骤5: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1堂小结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步骤4:对“探究2”要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图表”找出十种生成盐的反应类型,并且教师结合这些转化实例反应明确四种基本类型。教师可通过典型反应,让学生标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引导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对于“例2”,教师要教会学生“找突破口的方法然后结合转化关系确定其他物质”的分析思路。对于“变式训练2”提问学生,教师点评学生答案的正误。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3.举例说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1.物质的分类。(重点)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及有关反应类型。(重难点)3.四种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重点)2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4.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碱酸盐氧化物……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5.氧化物的分类和反应(从CuO、CaO、MgO、CO、CO2、SO2中,选用不同物质填空)(1)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CaO非金属氧化物如CO2、CO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碱性氧化物如CaO、MgO其他(2)写出CO2与Ca(OH)2反应、CaO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1.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吗?【提示】不都是,如C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物质的转化与反应类型1.以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例,填写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①,分解反应②,复分解反应③,化合反应④2Ca+O2===2CaO,化合反应⑤,置换反应⑥CaCl2=====Ca+Cl2↑,分解反应⑦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上述⑦步转化反应前后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④⑤⑥(填序号)。2.根据无机基本反应类型,填写下列通式表现的反应类型。(1)A+B===C化合反应3(2)C===A+B分解反应(3)AB+C===A+CB置换反应(4)AB+CD===AD+CB复分解反应2.(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均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举例说明。(2)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提示】(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2H2+O2=====2H2O是氧化还原反应,而CaO+H2O===Ca(OH)2为非氧化还原反应;2H2O2=====2H2O+O2↑是氧化还原反应,而CaCO3=====CaO+CO2↑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全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u+2AgNO3===2Ag+Cu(NO3)2(2)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