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2.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3.举例说明复合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课标解读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了解像食品包装袋、牙刷、布料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和性能,以及这些东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2.使学生知道居室装修材料种类多。如合金材料、复合材料。3.使学生能说出复合材料的优点,以及常见复合材料的生产原理。●教学地位本节课在本专题中的地位一般,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两个“举例说明”、一个“了解”。本节课与本专题的“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整地介绍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这一节我们来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101-10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塑料、纤维”并完成【思考交流1】。看教材P106-10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橡胶、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并完成【思考交流2】。12.建议方式: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步骤1:1.导入新课2.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塑料、纤维、橡胶”。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进行师生互动。建议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设置一些备选例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使用“教师备课资源”为您提供的备选例题⇓步骤7:教师通过例2和教材P108-109的讲解对探究2中的常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应用和复合材料的构成进行总结⇐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进行师生互动⇐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101-106的讲解对探究1中的三种材料的应用和单体与高聚物的互推方法进行总结⇓步骤8: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4、5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步骤9: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知道塑料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2.认识纤维的分类,了解常见纤维的性质和用途。3.认识橡胶的分类,理解橡胶材料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改造和优化。4.认识功能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热塑性与热固性、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重点)2.涤纶和天然橡胶的结构。(重点)3.复合材料的构成。(难点)塑料、纤维1.塑料主要成分合成树脂优点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绝缘性好、耐摩擦等优点性能分类热塑性塑料——线型高分子树脂热固性塑料——体型高分子树脂三个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合成聚丙烯:nH2C===CHCH3――→H2C—CH(CH3)合成酚醛树脂:2合成聚四氟乙烯:nCF2===CF2催化剂,CF2—CF2常见种类通用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等特种塑料有含氟塑料、聚乙烯醇、聚砜等工程塑料有ABS塑料、聚碳酸酯等2.常见的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的化学组成和主要性能常见纤维化学组成主要性能天然纤维棉纤维纤维素吸水性好,易干,穿着舒适,不起静电,不耐磨蚕丝蛋白质吸水性好,手感柔和,有光泽,不起静电,不起球羊毛蛋白质弹性强,隔热性、保暖性好,水洗后收缩,易起球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纤维素(黏胶纤维)吸水性好,穿着舒适,不起静电,不耐洗,不耐穿合成纤维各种线型有机高分子(聚酰胺、聚酯、聚烯烃等)强度高,耐磨,不易染色,吸湿性、透气性差1.尼龙属于人造纤维还是合成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