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案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2年9月12日,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学手段:金属钠,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小刀,表面皿,滤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2)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2)引导学生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应用于今后学习的全过程,发挥科学思想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教学过程:[复习回顾、承上启下]问题:什么是化学科学呢?化学的特征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且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例如,通过对氢气的可燃性研究,可用作绿色能源和火箭的推进剂;通过对溴化银感光性的研究,制成了感光胶卷;通过对叠氮化钠(NaN3,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能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氮气)性质的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气囊……由此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板书]§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交流研讨、合作探究】[设问]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学生交流讨论后展示实例物质研究它们的性质的主要方法1氧气观察和实验法氢气观察和实验法锌和铁观察和实验法盐酸观察和实验法非金属的通性分类、比较法金属的通性分类、比较法酸的通性分类、比较法[板书](一)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1、观察法阅读教材P9,独立思考后,总结什么是观察法?如何观察?总结好请举手回答。[总结](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注意:①感官是指眼、鼻、嘴、耳、手、皮肤等,②考察内容主要是颜色、气味、状态、硬度、溶解性等。因此,通过观察主要获取物质的物理性质。(2)观察法的步骤:明确观察目的→在实验中用感官或仪器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分析、思考,归纳结论。(3)示例:研究钠与水的反应阅读P9“观察与思考”,按要求完成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并把实验现象填在教材相应的表格中。【提示】:着重观察钠的状态、颜色、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实验内容】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实验记录】金属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固体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小(质软)比煤油的密度大较低钠与水反应【交流、研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原因,将结论也填入表中。【归纳总结】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分析金属钠的性质:[板书](二)、金属钠的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现象分析结论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钠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而且钠的熔点较低,从而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