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集合[核心速填]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3)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区间.2.集合的基本关系(2)子集个数结论:①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②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真子集;③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2个非空真子集.3.集合间的三种运算(1)并集:A∪B={x|x∈A或x∈B}.(2)交集:A∩B={x|x∈A且x∈B}(3)补集:∁UA={x|x∈U且xA}.4.集合的运算性质(1)并集的性质:A⊆B⇔A∪B=B.(2)交集的性质:A⊆B⇔A∩B=A.(3)补集的相关性质:A∪(∁UA)=U,A∩(∁UA)=∅.∁U(∁UA)=A.[体系构建][题型探究]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1)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A.1B.3C.5D.9(2)已知集合A={0,m,m2-3m+2},且2∈A,则实数m为()A.2B.3C.0或3D.0,2,3均可【答案】(1)C(2)B[(1)逐个列举可得x=0,y=0,1,2时,x-y=0,-1,-2;x=1,y=0,1,2时,x-y=1,0,-1;x=2,y=0,1,2时x-y=2,1,0.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集合B中的元素为-2,-1,0,1,2,共5个.(2)由2∈A可知:若m=2,则m2-3m+2=0,这与m2-3m+2≠0相矛盾;若m2-3m+2=2,则m=0或m=3,当m=0时,与m≠0相矛盾,当m=3时,此时集合A={0,3,2},符合题意.][规律方法]解决集合的概念问题应关注两点1研究一个集合,首先要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然后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当集合用描述法表示时,注意弄清其元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如本例1中集合B中的元素为实数,而有的是数对点集.2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互异性.[跟踪训练]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①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②集合与集合{(x,y)|y=x2-1}是同一个集合;③1,,,,0.5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④集合{(x,y)|xy≤0,x,y∈R}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A[由题意得,①不满足集合的确定性,故错误;②两个集合,一个是数集,一个是点集,故错误;③中=0.5,出现了重复,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故错误;④不仅仅表示的是第二,四象限的点,还可表示原点,故错误,综合没有一个正确,故选A.]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已知集合A={x|-2≤x≤5},若A⊆B,且B={x|m-6≤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思路探究:――→―→【答案】若A⊆B,则由题意可知解得3≤m≤4.即m的取值范围是{m|3≤m≤4}.母题探究:1.把本例条件“A⊆B”改为“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由A=B可知无解,即不存在m使得A=B.2.把本例条件“A⊆B,B={x|m-6≤x≤2m-1}”改为“B⊆A,B={m+1≤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①若B=∅,则m+1>2m-1,即m<2,此时满足B⊆A.②若B≠∅,则解得2≤m≤3.由①②得,m的取值范围是{m|m≤3}.[规律方法]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的关键点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2端点值: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常用数轴解决此类问题.提醒: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等号是否能取到.集合的基本运算例3设U=R,A={x|1≤x≤3},B={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