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南宋词》周练苏教版必修3班级姓名一、名句默写二、文本研习(一)《醉花阴》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如何突出节令特征?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还运用了哪些人物行动来渲染心情?(二)《满江红》1.请分别概括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2.《满江红》是一首激昂悲壮、穿云裂石的杰作,请写出其中具有激励人心、启迪人生作用的名句,加以背诵。(三)《卜算子》1.词中表现了梅的什么品质?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作具体分析。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具体分析。(四)《扬州慢》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词中的那些内容可以看出?2.写出《扬州慢》中所用的典故,并且说明它的来历和作用。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接”“连”和“转”“舞”这些动词各有什么表达效果?2.下片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①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注]①燕雁:北来之雁。②商略:商量,筹划。③第四桥:又称甘泉桥。④天随:唐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居松江甫里,曾乘扁舟渔樵于太湖。1.“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是以什么修辞手法写群山的?有何作用?2.这首词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将自然、人生,历史、现实融为一体,试从内容上作简要评析。“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答案一、略二、(一)《醉花阴》1.明确:写于重阳节,初秋天气,白昼还很长,夜里天气已变凉,西风吹卷着窗帘,菊花怒放。作者正是抓住气温变化大、西风吹来、菊花盛开等现象突出秋天节令特点。2.明确:借长日、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明确: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明确:独坐、孤眠、自斟。(二)《满江红》1.上片:抒写作者渴望卫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下片: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2.略(三)《卜算子》1.⑴生长处所→“驿外断桥边”(无人护特,更无人欣赏):点明梅花所在的地点。"驿外"、"断桥"烘托环境的荒凉,与梅花的冰姿玉质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环境可以使读者联想到作者一生被投闲置散和无所用世。接句"寂寞开无主",说明梅花被弃置在荒凉冷漠的环境里,既,所以免不了要产生"无主"的寂寞。这里,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诗人被弃置林下而无所作为。"已是黄昏独自愁",象征诗人已进入暮年,他的抗金复国的政治主张无人理睬,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更着风和雨",象征着诗人由于爱国获罪并屡遭迫害。⑵生长环境→"无意苦争春":说明诗人并非有意与投降派争官夺宠,而是因为自己怀有崇高的品质与远大的抱负,所以"一任群芳妒",即不怕投降派的妒恨与打击。2.主要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如“寂寞”、“愁”。“无意”、“苦争”等等,这些抽象的感情活动,都不是无知的花木所能感受得到或能做到的,而是在梅花身上寄托着诗人强烈的感情和意志。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二句,又具有“拟物”的特征。诗人用梅花的特性来比喻个人品格的高尚、节操的坚贞和爱国之心的至死不变。(四)《扬州慢》1.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2.见教参P195。三、拓展阅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