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内容标准考情统计核心素养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解读:(1)以某流域为例,掌握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2016·全国卷ⅡT36罗讷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综合开发和治理措施1.区域认知:结合流域示意图,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2.综合思维:结合流域示意图,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3.人地协调观: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都应该以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前提,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2015·全国卷ⅡT9~11圣劳伦斯河结冰的时空分布、减少凌汛的措施◎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河流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概况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易错提醒]河流的水系特征不同于水文特征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河道状况等内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而水文特征则主要指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内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时间开发状况后果18世纪下半叶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三、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水能开发示意图田纳西河干流的梯级开发示意图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3.具体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修建水坝等。4.取得效果2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易错提醒]水量大,水能资源不一定丰富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河流的水量;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来讲,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反之水能资源贫乏。◎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1~2题。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答案1.A2.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坚持“薄利取胜”的方针,将充足、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当地的众多企业,从而促进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大发展。据此完成3~4题。3.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4.田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水能的同时,又建设了大量火电站、核电站。其原因是()A.水电、火电、核电相互竞争,符合市场规律B.发展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C.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的原料运输量小D.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答案3.D4.B35.(2019·山东莱芜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以高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乌江干流水流湍急,夹岸峭壁,多乱石横列的石滩。干流两岸平地少,人口和聚落少,主要分布着少数民族。乌江干流可修建多个水电站,进行梯级开发。图甲示意乌江水系及矿产分布,图乙示意乌江干流梯级开发剖面。图甲图乙(1)分析乌江干流建设水电基地的有利条件。(2)就促进乌江流域第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建坝工程量小,投资少;整个干流落差大,利于梯级开发;两岸平地少,人口和聚落少,淹没农田和村庄少,移民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能源短缺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