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6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2.过程与方法(1)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2)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命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命科学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解决方法]⑴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色带的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原因及作用。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解决方法]⑴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⑵通过探究生产中的应用。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法。五、教具准备课件、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等。七、教学程序第3课时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可采用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的措施。那么哪些环境因素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呢?先让我们来做个实验。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4——105的实验。因素对光合使用的影响在生产上的应用光1、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光照弱时光合作用减慢,光照逐步增强时光合作用随之加快,但是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2、光质不同影响光合速率,白光为复色光,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单色光中红光作用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3、日变化,光合速率在一天中有变化,一般与太阳辐射进程相符。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2、延长光合作用时间。3、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4、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5、若要降低光合作用则用有色玻璃,如用红色玻璃,则透红光吸收其他波长的光,光合能力较白光弱,但较其他单色光强。温度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是酶促反应,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速率。温度过高,还会影响植物叶片气孔开度,影响CO2供应,进而影响暗反应,从而影响光合速率。1、适时播种。2、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3、植物“午休”现象的原因之一。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明显影响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是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室栽培植物时适当提高室内CO2的浓度,如施放一定量的干冰或多施农家肥。矿质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合理施肥元素用。N、Mg、Fe、Mn、Cu、P、Cl产生直接影响(N影响酶的含量,N、Mg、Fe、Mn影响叶绿素的组成或生物合成)。K、P、B对光合作用产生间接影响。水水分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合理灌溉二、化能合成作用学生阅读P105回答:1、什么是自养生物?什么是异养生物?2、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自养生物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教师归纳: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