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化学备考回顾珠珠海市第一中学钱建真各位同行2008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快一年的时间,受省教研室委托王主任委托要我在这里跟大家介绍我们珠海一中2008年高考化学备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感谢省教研室,感谢各位同行给我这个机会,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于2000年调入珠海一中,9年来我见证了珠海一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从当初的每个年级6个班到12个班,再到现在的20个班,明年计划招收26个班,规模在不断扩大,从当初在高考中默默无闻的一所普通高中到现在在省内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08年的高考中我校赵蔼姗同学夺得全省高考理科总分状元,陈诗玥,李琼诗同学获得全省高考文科总分二,三名,总分660分以上有9名,650以上的同学有十三名,600分以上有238人。化学单科最高分赵蔼姗141,进入化学单科全省前100名4人(周竞舸、张少宇两人137分,祁晓宇136分),130分以上9人,全体化学考生(220人)的化学单科平均分109.3分。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复习备考的一些过程和作法。第一部分:08年高考备考的一些体会时间安排:我们是高二下学期基本学完四本选修,8月补课时开始第一轮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结合课本的内容,但又没有完全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在复习完了物质的量的内容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之后我们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复习金属和非金属,我们基本上按照周期表每个主族元素的代表物及其相应的化合物都做了比较详细的复习,而且坚持每一部分都进行单元测验,到08年11月才复习完元素化合物的(也就是必修一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此后我们开始复习必修二的第一章,同时也把选修三的内容加入进来,到12月开始复习选修四的内容大约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到高三下学期才开始复习有机物和化学实验的内用心爱心专心容,直到广州一摸前才刚刚进行完第一轮复习。广州一摸以后我们开始大规模的综合训练,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学生的能力很快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后面的三四月份我们就主要以综合练习为主,同时也参插一些专题的训练,例如选择题专项训练,实验题专项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特别对他们的速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最后的高考中(大家都知道08年的化学试题是比较难的,时间很紧张,许多同学都反应时间不够用,包括我们的状元都说做到最后一秒才做完)但我们大部分同学考完以后都说基本做完,这主要得益于考前两个多月的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时间无疑是质量的保证,我经常跟同学们灌输这样的观点,按照现行的高考方案化学班的学生在高考分数中化学科所占的分数是186(加理科综合的36分)无疑是所有学科中分数最重的科目,因此我在高三一开始就提出要求每天至少要有一个小时的自习时间用在化学学习上,(因为我们学校一般每天会有4个小时左右的自习时间)我们每天也会布置适量的练习,并在第二天检查,当然这些作业无法做到全批全改,但我有一个习惯,讲课时经常到同学们中走动,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们上课开小差,另一个方面可以随时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说我要求同学们完成的作业一般都能按要求完成,而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能有时间去做其它一些资料里面的题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进度与效果的关系:扎实抓好第一轮复习不抢进度,不走过场,记得我们第一次参加六校联考时,我们的化学成绩跟其它五所学校相比有很大的距离,当时学校领导和年级都找我们谈话,对我们的复习计划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比方说建议我们是不是可以每隔一两周作一套综合试题,但我们知道我们珠海一中的同学在高一阶段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素质教育上,高一的两本必修掌握的非常不好,他们根本经不起综合试题的检验,同时对他们也是一种信心的打击,所以我们没有采纳其它的建议,坚持每章(这里所说的每章是指钠、铝、铁各算一章)先讲内容,再作练习,最后单元测验,到11月的第二次六校联考时我们才复习完元素化合物而此时其它兄弟学校已经复习完了选修四,可想而知我们在第二次联考中一样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当我们复习完选修三和选修四时,08年的一月的第三次联考我们基本上就赶上其它学校的成绩了,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计划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