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教材分析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通过课本图1-1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目也不断增多,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不超过8个。化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含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有远有近,可以看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低的电子排布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能量较高的电子排布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上。各电子层由内向外的层序数n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L、M、N、O、P、Q电子层。2.电子层(1)原子结构简图中各部分的意义钠原子结构示意图(2)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存在一个或多个电子层。不同电子层距原子核远近不同。电子层距原子核较近,电子的运动区域距原子核较近,电子的能量较低,电子层的能量较低;电子层距原子核较远,电子的运动区域距原子核较远,电子的能量较高,电子层的能量较高。(3)各电子层的序号、能量表1-1各电子层的序号、能量电子层的化号n各电子层序号1234567KLMNOPQ与原子核的距离小大能量低高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分布规律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K层排满后,再排布L层,依次类推。(2)各电子层中可容纳电子数的规律因稀有气体原子各电子层里电子排布的情况是各电子层中可容纳电子数的规律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们对其分析、归纳,可认识电子层中可容纳电子数的一般规律。表1-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氦He210氖Ne2818氩Ar28836氪Kr2818854氙Xe281818886氡Rn281832188用心爱心专心分析表1-2中的内容得知,稀有气体原子各电子层中的电子数有如下规律:表1-3稀有气体原子各电子层中的电子数排布规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与电子数的关系1(K)2×12=22(L)2×22=83(M)2×32=184(N)2×42=32n2×n2=2n2(3)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钠)Me(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对“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分析发现: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到8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稀有气体不参加化学反应,这表明原子核外最外层8个电子(He是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4.焰色反应某金属或它的化合物在煤气灯(或酒精灯)的火焰中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如:含钾元素的物质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含钠元素的物质灼烧呈黄色。二、元素周期律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从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通过第三周期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性质表现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从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的组成变化分析,同一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由低到高呈规律性变化。用心爱心专心(注:金属无负价)第三周期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主要表现出以下性质:(1)元素与氢越来越易化合;(2)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逐渐增强。通过分析课本表1-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和化合价的变化与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相似分析课本表1-4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可知同一周期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3)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1.(1)周期的定义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