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学习目标知识技能:对原子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过程方法:采用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得出结论。多考虑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最新认识成果。情感态度: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阅读讨论]1.阅读课本p26-272.讨论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现代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电子运动的规律跟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截然不同;③对于多电子的原子,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近似于分层排布b.科学探索的精神、严谨科学态度c.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讲解或印发教参29-32中四元素学说等重要内用心爱心专心容攻同学参考学习)3.讲授内容:体验科学探究对艰难过程(讲述道尔顿的探究科学的故事“微雨旁的大滴墨迹”)[科学探究]1.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是什么让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人否定前人的假说,提出自己的假说?模型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主要内容原子是不要再分的实心小球葡萄干面包式含核模型存在问题不能解释电子存在不能解释ɑ粒子散射时的现象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科学的发展离子不开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的进步,不可能造就出玻尔等伟大的科学家,没有ɑ粒子散射实验,不会有卢瑟福的含核模型诞生,没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不会有玻尔的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的诞生。2.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模型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量子力学年代18031904191119131926依据元素化合时的质量比例关系发现电子ɑ粒子散射氢原子光谱近代科学实验主要内容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葡萄干面包式含核模型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量子力学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给我们的启迪(1)化学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2)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科学的关键(3)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二、核外电子排布[阅读课本]: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用心爱心专心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He+18Ar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0Ne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核电荷数电子层原子核+1H+8O+12Mg1.[拓展研究]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表示电子层数)。(3)原子最外野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第一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2.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讲解图的含义)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15第1层第2层第3层K层L层M层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核电荷数285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心爱心专心[迁移拓展]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阴离子(1)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Na、Ca、Al、F、Cl、S等示意图。(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Na+、Ca2+、Al3+等示意图。(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F-、Cl-、S2-等示意图。[问题解决](1)内容见课本、同学交流讨论(2)知识拓展元素化合价得失电子数目的关系①金属元素一般为正化合价,失去电子的数目即为化合价的数值,如Na、K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均为+1价,Mg、Ca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均为+2价,Al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均为+3价。②非金属元素既可以为正化合价也可以为负化合价,活泼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的数值即为得到电子的数目。如:F、Cl易得到1个电子,最低化合价均为-1价;O、S易得到2个电子,最低体例价均为-2价。[小结]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用心爱心专心+12282失去电子+1228MgMg2++826+828得到电子OO2-结论1、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的数目。MgMg2+失2e-(带2个单位正电荷)2、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阴离子所带负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