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赛课,一次成长(教学反思)2013年4月23—25日参加了海南省举行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在这活动中,虽然取得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更可贵的是,我在这次参赛的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发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特别是专家们对每堂课进行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所以在这里要非常感谢省教育培训院的各位领导能够给我们青年教师这么好的一个锻炼平台,也要非常感谢这几天认真听课、评课的专家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在这里我还要非常感谢洋浦中学的领导对我的信任,能够给我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更要感谢在这次教学准备过程中对我指导的刘建斌主任和我师傅石峰老师以及陈虹、陈少珠老师。刚抽完课题刘建斌主任就建议我使用我们洋浦中学正在课改试验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刚开始对于这种模式还是很抽象,经过刘建斌主任和石峰老师多次对我进行指导,就在出发的前一天的晚上,石峰老师还在对我的教学过程进行指导,所以在这里非常的感谢他们!通过这次赛课:实验技能和课堂教学两部分反思如下:一、实验技能通过这次实验操作技能评比告诫了我:首先,作为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我应该对教材上的所有的实验要做到非常的了解并且要能非常熟练的操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只知道理论是不够的,一定要经常的动手实际的操作,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在实验操作前要对整个实验进行规划比如:做一个实验都需要哪些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哪些仪器,每一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都要想的非常的清楚。通过这次实验操作技能告诉了我:一定要重视实验,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更重要的是实验室学生最好的化学老师!二、课堂教学1、遗憾: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进行实验的操作。对于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以及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所以我应该向海中的韩老师和儋州民族中学的谢老师学习。不管实验多难做,我作为青年教师都要勇于挑战。通过实际操作的实验会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之处。2、小组合作:这次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我校正在课改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对于这种模式也是第一次尝试,感觉很陌生。虽然在这次赛课中采用了这种模式,感觉整个过程我还是没有完全的放手,不敢完全的交给学生,还会出现很多次的一问一答。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问题的价值性,是应该非常关注的否则就会出现小组合作的形式化比如:我在设置问题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什么?现象是什么?进行小组合作,就有些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因为这个问题在初三的化学中就学过,学生是可以直接答出来的所以就没必要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就会拖拉时间,而且显得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不突出。3、探究:未知、好奇:就像吴益平主任所说真正的探究是要做到未知、好奇的。我在这节教学设计中就缺乏了探究,比如:让学生根据所给模型探究甲烷的真实构型这一问题上就缺乏了探究性,因为所给模型只能组装成正四面体,这里就缺乏了未知和好奇,这样会局限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所给模型也能组装平面的构型,这样一对比会是学生产生好奇,更能体现问题设置的价值性。总之,通过这次赛课让我学习了、经历了、成长了,我认识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事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向其他优秀的教师不断的学习,让自己快速的成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