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1-82页例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和基本的试商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观察、归纳、迁移、类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知识的认知体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迁移、类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中,培育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建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育学生书写干净、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并正确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教学难点: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看谁算得最准确。120÷40=80÷40=484÷80≈360÷40=60÷20=123÷40≈2、()里最大能填几?20×()<7530×()<13040×()<2513、笔算下面各题。57÷6=122÷5=【设计意图:在课前加入了铺垫导入,既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又可以为新课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总结:刚才我们笔算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大家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不错,知道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是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师:谁来说说,你们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直观的情境图观察,培育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师:假如“每班分30本”,根据这些信息,能让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生: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理若干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教学例11、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1)独立探究。教学例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学生读题)(1)学生独立尝试完成。(2)展现2-3种做法。进行辨析。①试商的方法。通过画一画,分一分课本82页的方格,让学生明白140里面有30个4,应该商4余20。②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一个十,就要用140个“一”去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③板演竖式,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应该怎样去计算?140个一去除以30,这在数学上,就说“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板书:要看前三位)。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商到那一位,余数小于除数。(3)学生把这句话读一读。(4)让学生完整的把刚才的竖式说一说。(5)学生独立完成第82页“做一做”。(说出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计算思路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内化新知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的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进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有感性认识到模仿学习,再到有思考的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学习,不再是机械的、单调的、枯燥的练习,而是充满思维挑战的学习过程,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三、巩固运用,培育能力1、推断改错(课本第83页第2题),同桌沟通自己的想法。2、解决问题:课本练习十四题第3、4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既可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为下一步教学做前测。】四、全课总结,回顾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强调:1、注意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