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诗。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闲来一瞥发现两小童撑伞使风行船,便作此诗。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3、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杨万里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还记得杨万里吗?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哪些诗?今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描写儿童的诗----《舟过安仁》。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解题。3、学生沟通杨万里的有关知识。4、老师诵读全诗。二、初读感知,读顺读熟1、读通读顺,读准字音。(1)多么有趣的诗句啊!你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读读它吧!下面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2、反复朗读,读出音律。(1)学生标出节奏,指导朗读,读出节奏。(2)同桌互读互评。(3)小组赛读。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1、学生回顾沟通以往学过的理解诗句的方法。2、小组讨论沟通。3、小组汇报自学结果。4、指名串讲诗句大意。四、感悟童心,走近诗人1、感悟童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读着全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个小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你能带着天真顽皮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名读;全班读。(3)走近诗人的内心:诗人行船途中,偶见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诗人心生疑惑,便认真观察,欲探个究竟,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若是你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份雅兴呢?从文中哪个词可体现这份愉快?师述:是啊,诗人此时应该是愉快而悠闲的,他才会有心关注两小童,两小童的天真、聪慧也深深感染了作者似乎让他也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可见,诗人同样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五、背诵古诗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全诗,体会诗请画意,进而熟读成诵。六、课后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找来读一读。2、画一幅“两小童使风行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