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坚韧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情分析:对于古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教学本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因为“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我把本课放在了本单元最后来学,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小草坚韧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教法学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法:情境教学法、媒体辅助法、诵读法、想象法等。学法:诵读法、勾画圈点法、自读自悟法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老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励导入。1.人们对春天有着特别的感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3.今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人所作的两首赞春古诗。4.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尽,春风/吹/又生。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1.出示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3.全班沟通,老师做重点指导。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岁:年。尽:完。生:生长。荣:茂盛。4.质疑问难,深化理解诗句。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议答:白居易欣赏小草坚韧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坚韧的精神,不怕挫折。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2.班内沟通。未: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宿:宝盖不宜太宽。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3.指导书写。《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育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