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继续教育1/5人工智能及应用公需科目—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1.智能的本质古今中外诸多哲学家、脑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至今任然没有完全解决。√2.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其中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智力是获取和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即在任意给定环境和目标的条件下√制定决策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它来自人类的思维活动。√3.人工智能就是要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听、会说、能看、会写、能思维、会学习、能适应环境变化、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功能的一门学科。√4.人工智能这个术语自1956年被提出,并成为一门新兴学科。√5.人工智能到目前为止,已有确切定义。×6.智能来源于思维活动,这种观点被称为思维理论。√7.感知是智能活动的前提。√8.记忆与思维是人脑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人类智能不重要的表现形式。×9.学习和自适应是人类的一种本能。√10.人工智能权威明斯基在《感知机》一书中指出了单层感知机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致使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落入低潮。√11.1988年,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研究还没有复苏。×12行为主义学派又称进化主义学派或控制论学派,是基于控制论和感知-动作控制系统的人工智能学派。√上海地区继续教育2/513.智能传感器是指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14.1982年,霍普菲尔德提出了新一代神经网络模型。√15.机器感知不是机器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16.神经网络计算也称神经网络或神经计算,是一类计算模型,其工作原理模仿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则。×2、单选题1.1950年,图灵发表了著名论文《计算机与智能》,明确提出了“机器思维”的观点,并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测试机器智能的试验,称为(B)。B图灵测试2.人工智能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渗透到(A)的诸多领域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A科学技术3.智能主要指(A)的自然智能,其确切定义还有待于对人脑奥秘的彻底揭示。A人类4.智能取决于可运用的知识,这种观点被称为(A)。A知识阈值理论5.行为能力是人类对感知到外界信息做出(B)反应的能力。B动作6.人工智能是研究理解和(B)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B模拟7.(A)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特定领域中需要由专家才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计算机程序。A专家系统上海地区继续教育3/58.下列(D)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学科的诞生?D1956年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9.1948年,(D)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用信息的形式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描述心理活动的数学模型。D香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10.人工智能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是(B)。B相互依存的11.福岛邦彦在(D)年创立了卷积神经网络。D198012.工业4.0是以(C)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C智能制造13.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开始的示教再现机器人到第二代(B)机器人,一直到现在的智能机器人。B有感觉14.AlphaGo大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事件证明了(C)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C深度学习15.(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机器学习15.机器视觉主要研究目标是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二维图像认知(B)环境信息的能力。B三维16.制造的执行系统MES是指一套面向制造企业(B)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B车间执行层3、多选题1.人工智能是在(ABCDE)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上海地区继续教育4/5A数学、B计算机科学、C控制论、D信息论、E神经心理学2.自然界四大奥秘为(ABCD)。A物质的本质、B宇宙的起源、C生命的本质、D智能的发生3.思维活动的特征分为(ABD)等。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D灵感思维4.感知能力是指通过视觉(ABCD)等感觉器官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A听觉、B味觉、C嗅觉、D触觉5.可以从四个方面给出人工智能的定义:(A、B、C、D)。A类人行为方法、B类人思维方法、C理性思维方法、D理性行为方法6.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人工智能本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下列(B、C、D)。B符号主义、C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