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彳国幺狰圧御靠跖/哮笳《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传力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10000件)班另IJ:设计者: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5年1月12日至2015年1月16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传力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10000件)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2.产品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夹具设计装配图1份6.夹具设计零件图1~2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另U:设计者:指导教师:2015年1月12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工序2:铳N面保证粗糙度12.5。工序3:以N面为基准铳M面保证厚度26土0.03。工序4:划线找正©26+0.021圆心'O1,钻孔026。0《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工序5:划线找©12+o.oi8圆心O2,钻孔©12;O1:O2确保定位0尺寸R46土0.03。工序6:以O1为基准,铳R18o;以O2为基准,铳R14。—0.08工序7:铳R18°,R14。外切切线。—0.08—0.08工序8:使用专用夹具铳12mm直通槽。保证槽壁位置公差要求。工序9:检验(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传动杆”零件材料为HT250,硬度为209HB,中批量加工采用砂型铸造毛坯。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毛坯尺寸为84x29x22考虑大中批量铸造毛坯,为简化铸造工艺,采用实心毛坯。2.基准面N对面M面N面为设计基准,制造基准,专用夹具定位基准要求精加工。但考虑表面粗糙度为Ra12.5粗加工既能保证其要求,此时的长度方向余量应该3mm3.©26+0.021、©12+0.018毛坯为实心,不铸造出孔。两孔精度介于00IT7~IT8之间,表面粗糙度为Ra1.6后期专用夹具定位基准面故参照教材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钻孔2Z=12mm扩孔2Z=2mm铰孔2Z=0.2mm4.圆弧R180,R140采用铳削方式。由于没有粗糙度要求故取—0.08—0.08Ra25,加工余量为2Z=3mm《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方案《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槽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可以选择孔O1及O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图中所示的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实现定位。经分析,以孔O1及O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对两孔米用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定位,此方案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无重复定位,方案可取。1.计算定位误差现选取工件上两孔与两定位销的配合均为H7/g6,则圆柱销的直径尺寸为机2菱形销的圆弧部分直径尺寸为©26圆柱销-0.017-0.020与菱形销之间的中心距为46土0.03mm。工件在夹具中定位产生的定位误差,其值应控制在工件相对尺寸或位置公差的1~-,为此需对每一项工序加工要求逐一进行分析。351・1、对加工槽深尺寸A进行分析《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加工槽的深度尺寸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小孔外圆面的上母线,定位基准为圆柱销中心线,贝I」:6§+6二0.035+0.04二0.075定位(A)位置不重因6A值小于工序尺寸公差值(0.6mm)的1,故能满足工序加工定位(A)5要求。1・2、对加工槽两侧面对中心面A对称度进行分析加工槽的位置精度一对称度的工序基准是中心面A,而定位基准为第一基准平面,这里忽略基准的位移误差,贝U:6=6+6=0+0.03=0.03mm定位斑称度丿位置不重因6值小于工序位置精度要求的公差值(0.1mm)的1,故能定位(对称度)3满足工序加工要求。(三)导引方案设计:对此方案,我们采用每加工一批工件,只安装调整一次夹具,通过试切数个工件来对刀的,此种方案对导引方案的要求很高,如右图所示:我们要保证的第一个精度是槽的宽度12mm关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对称中心的对称性如亘羽■,第二个精度为槽的深度即尺寸A。所以对导引元件初步设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