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电教在优化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濮阳县户部寨乡二中李玉琢摘要:多媒体教学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拓宽了新的天地,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培养学生素质创造条件。同时,它通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学生的思维。政治课教学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从而影响政治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政治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刻不容缓。多媒体电教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媒体电教引入政治课堂,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政治课上,引入多媒体电教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于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更要求我们在政治课堂上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一、多媒体电教导入新课,直现美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使用幻灯片、音像等多媒体电教导入新课,吸引学1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他们会以饱满的学习情绪,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投影、幻灯、DV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缔。在讲授七年级思想政治《品味生活》这一课时,为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他们对形象美的感悟能力,我从美感教育的感性认识角度来设计这一节课。伴随着柔美、悠扬的旋律,我把自己从网上搜集的风景图片通过电脑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风光明媚、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天蓝水澈、野趣盎然的九寨沟;气势恢宏、人杰地灵的东岳泰山;波光粼粼、水美鱼肥的太湖美景……随着同学们一阵阵惊喜赞叹,他们陶醉于我们伟大祖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中,爱国主义情感激荡胸襟,美的情致油然而生。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形象是美的母体”。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离开形象对视觉的直观刺激,美感教育必然是虚无的。通过现代电教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让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净化纯真的心灵,在美的氛围里升华质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营造审美意境,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美感领悟能力。在这德育、美育双向交汇过程中,现代化的电教手段2起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中介作用,效果极佳。二、引用多媒体电教,学文悟道,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提高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用播放多媒体影片缩短时空距离。七年级思想政治《新学校,新同学》一文,我采用放“孔融让梨”动画片,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孔融自小懂得谦让,受到大家的夸奖,这一收获是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自然得到的,为下文分析孔融为什么让梨?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七年级思想政治《自尊》一课中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用投影片可缩短时空距离,深入浅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设计一框灯片,汉武帝派出苏武出使匈奴,亲手交他一根“使节”,使学生认识到苏武此行任重道远。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设计一框抽拉活动片,内容是苏武被单于用种种手段逼迫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再抽拉单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苏武抛进地窖,用饥饿和寒冷折磨他。画中苏武形销骨立,连眉毛上都结了冰,奄奄一息,但他还是没屈服,这就是民族气节。而后苏武被流放到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