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二、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三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武术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次课选择传统的武术五步拳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刚柔相济、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本次课是武术学习的起始课。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以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为基础,通过五步拳的学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手型和步型结合起来。二、教材的选择及组织教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刚柔相济,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不断体验武术的精、气、神以及它独特的造型美、节奏美、动态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三、教学特点与组织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力的目的。2.注重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3.在复习武术的几种基本步法和手型时,将基本步法进行了分解,将手型动作进行组合,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4.在主教材的教学中,集体练习、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5.在集体演练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体现武术“精、气、神”的方法之一:发声,即喊口令,为本模块的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6,本课最大亮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五步拳的实践攻防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五步拳教案1班级:三(1)班人数:43人授课:梁凤锦时间:2011年11月17日课时:第二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接触武术,了解武术。2、技能目标:95%以上学生能做出基本手型手法步型的动作,80%以上学生能进行五步拳连贯练习。3、情感目标:(1)、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性。(2)、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精、气、神”的中华武术风格。(3)、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教学内容1、复习五步拳基本手形及步法。2、学习五步拳(1-4)基本动作。场地器材篮球场教学顺序课堂常规---热身运动---复习五步拳基本手形及步法---学习五步拳(1-4)基本动作---太极放松操----课堂小结课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时间负荷准备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委集合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二、热身活动:(1)慢跑篮球场2圈(2)徒手操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扩胸运动4、腰部运动5、弓步压腿6、仆步压跳7、膝关节运动8、手腕踝关节运动1、上课前检查上课场地、准备上课的器材。2、宣布体育课的内容,强调运动中要注意安全。3、根据音乐节奏,叫口令带领学生做徒手操。(兔仔舞)1、迅速集合,体育委员整队并检查人数。2、师生问好3、慢跑要有纪律,两个两个对齐。4、,跟着音乐节奏,做徒手操一拍一动作,动作整齐规范、精神饱满。组织:四列横队集合队形:▲:代表学生▲:代表教师要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