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中国经济发展史一、中国古代经济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评价:积极:农民有私有产品,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贡献。消极:遭受地主沉重剥削,小农经济十分脆弱。2.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战国商鞅开始,一直到清朝。实行重农抑商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统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意义):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巩固封建统治。(2)“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原因:明太祖怕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清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落伍。二、近代中国经济在西方侵略之下,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表现:1.自然经济解体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他们经济上的自给成分。(注意:中国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一直处于解体过程,但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主体地位。)2.洋务运动出现,中国开始出现机器生产,近代企业产生。内容:(1)前期提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人名、企业名称)(2)后期提出“求富”,创办民用工业;(人名、企业名称)(3)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校;(4)创建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结果:失败。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1.1949——1956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1949年——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2.1956年——1966年:全面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城市: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具体内容: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多种所有制度并存;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2)对外开放第一,1980年开放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1988年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第二、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第三、1985以后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第四、80年代末,开放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知识密集第五、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过二十多年开放,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形成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也带来压力和挑战,民族产业受到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史一、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哥伦布渡过大西洋发现美洲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结束各地孤立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商业革命出现: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加;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3)价格革命出现:白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加速封建衰落、资本主义发展。2.列强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市场拓展;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灾难。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