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作业岗位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为确保公司安全控制指标的实现,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照《安全生产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保护公司财产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签订本安全生产责任书,其内容如下:一、安全生产职责:1)积极参加粉尘防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熟悉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2)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3)负责本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4)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5)规范作业现场货物的堆放,确保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6)做好上班前安全准备工作和负责下班后粉尘清理工作。7)做好上班前安全准备工作和负责下班后粉尘清理工作。8)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参与事故现场救援工作。二、公司安全生产的奖励与考核:1.公司对员工在本年度内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以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提出考核意见。2.在每年度的安全生产考核中,对考核优秀的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处罚。三、责任书生效日期:1、本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至—年—月—止。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公司保留一份存档,责任人保留一份。粉尘爆炸危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粉尘爆炸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粉尘爆炸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合用于公司内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3.职责3.1主要负责人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3.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3.3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4、一般规定4.1粉尘爆炸危险辨识的范围1)公司常规粮食粉尘生产活动公司常规活动(如通风除尘设备维修作业、设备维修作业等)和非常规生产活动(如临时抢修)。2)所有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人员(包括本公司员工、外来人员)。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所有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设备设施)。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4.2粉尘爆炸危险辨识时机与频次1)安全管理人员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每年至少对风险控制结果监测、评审一次,确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2)风险评估一般每年1月至2月份有安全管理人员组织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a•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出台时。b•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时。如: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c•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进行时。d•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产生新的认识时。e.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4.3粉尘爆炸危险辨识方法1)首先正确区分第一类危险源或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活动中可能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工作环境因素,前者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后者是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因此,风险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危险源,然后再辨识第二危险源。2)公司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4.4粉尘爆炸危险评估在危险辨识基础上,生产部门可用以下方法进行危险评估:直接判定法: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遇有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c.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4.5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