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问题浅析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食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还要求色、香、味、形俱佳,所以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中势必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来满足消费者的上述需求。但市场上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牟取高额利润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就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已的建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食品添加剂销售量约占世界食品添加剂总量的15%,而且每年还以近10%的速度增长。但随着近几年来食品添加剂总量的迅猛增长,我国也频发食品安全事件,如: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后来的苏丹红、吊白块、孔雀绿、面粉增白剂等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特别是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产生了巨大恐慌。因此,为了使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让人们真正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同时使生产企业规范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就变得刻不容缓。一、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它能够改善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营养强化剂等,可以说,食品添加剂用于所有的加工食品。在食品生产中合理地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其相应规定范围的食品加工应用和安全使用量、质量标准和鉴别方法。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限制;否则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二、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近年来,一些与非法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小作坊和小企业,由于生产条件简陋,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色香味以及保存期而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生产中滥用添加剂,甚至使用工业添加剂代替食品添加剂。为何如今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滥用非食用物质作为添加剂在我国,只有列入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中的物质才可以被用于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中使用化工原料当食品添加剂来使用。典型例子就是2008年三鹿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而非食品添加剂,不可用于食品加工,部分不法商人为了提高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而非法添加。“苏丹红”事件和“瘦肉精”事件也是类似事件。另外,食品级的添加剂用工业级的添加剂代替。例如曾有报道某地烧饼店用工业级碳酸氢钠代替食品级碳酸氢钠加工烧饼,结果造成多人铅中毒事件。这些事件让消费者误解了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添加剂替非法添加剂背了黑锅。(二)超范围、超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与使用量。超范围使用是指超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2007)所规定的某种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范围,比如硫磺作为漂白剂只限于蜜饯、干果、粉丝、食糖等,但有些经营者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滥用硫磺熏蒸馒头,导致馒头中维生素b2受到破坏,且引起二氧化硫严重残留。超限量使用是指超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2007)所规定的最大量。比如常见的有漂白剂、甜味剂和防腐剂的超限量使用。(三)使用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劣质的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纯度上。而且含有汞、铅、砷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功效会大打折扣,而且长期存放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添加食品的安全性。(四)多环节重复使用食品添加剂这种情况指的是在某一食品中添加了单一的添加剂后又因其他作用添加了复合食品添加剂,而复合添加剂的配方又不便公开,就可能会出现重复添加的情况。比如为了保证酱油防腐,在酱油中加入了某种食品防腐剂。但该酱油又被用于某种罐头食品中,这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