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技术参数1.工作条件1.1电源:220V,50Hz1.2操作环境15˚C-28˚C1.3湿度:20-80%2.技术参数2.1基本要求:#2.1.1LC-MS/MS系统组成: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等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由同一厂家生产,且厂家有10年以上三重四极杆液质产品生产经验,以保证整套设备的兼容性与成熟性。*2.1.2离子源:复合离子源(同时具备电喷雾离子源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的功能)。2.1.3可自动进行MS和MS/MS切换。*2.1.4质量范围:最小质量范围≤5amu;最大质量范围>2,000amu须提供厂家英文官方原版指标及应用证明文件,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2.1.5分辨率:≥2.5M。2.1.6质量数稳定性:≤0.1Da/24Hr。2.1.7灵敏度。#2.1.7.1官方原版指标:1pg利血平进样量;ESI+信噪比≥190000:1(RMS)(m/z609-195);重现性RSD<5%(n≥6)(须提供厂家英文官方原版指标及投标同型号仪器实验检测文件,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2.1.7.2实际验收指标:1pg利血平进样量;ESI+信噪比≥300000:1(RMS)(m/z609-195)。(须安装现场出具检测数据)。2.1.8极性切换,须提供厂家英文官方原版指标及应用证明文件,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2.1.8.1单次进样可完成ESI与APCI模式切换。#2.1.8.2单次进样中涵盖所有正负离子化合物测试。*2.1.8.3极性切换时间≤20ms。2.1.9MS到MS/MS切换时间:<5ms。2.1.10MRM最短驻留时间:1ms。2.1.11MRM通道间交叉污染小于0.01%。2.1.12一次MRM离子采集对数>14500。*2.1.13扫描速率:≥18000amu/s须提供应用证明文件。2.1.14线性范围:4x10。2.1.15定量功能。2.1.15.1多反应监测(定量)和全扫描(背景监测)同时进行。2.1.15.2切换时间<5ms。2.1.16子离子确定功能:多反应监测同时可触发动态阈值二级全扫描。须提供证明文件,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2.2离子源及真空系统*2.2.1须配复合电离源(同时具有电喷雾源和大气压化学源功能)。#2.2.2电喷雾源/大气压化学源正负离子四通道切换时间<25ms须提供厂家应用证明文件,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2.2.3离子源传输结构:锥孔结构,而无毛细管(半径<1mm)设计装置。提供结构图证明,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2.2.4加热气温度:不小于640ºC,须提供厂家英文官方原版指标及应用证明文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并作为验收指标。#2.2.5离子源扩展性:兼容纳升级色谱联用源、气相色谱联用源、芯片联用源、大气压固体进样源、弱极性化合物分析复合源及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接口,须提供大气压固体进样源与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应用报告。2.2.6离子传输单元:可独立加热控温。2.2.7真空系统:2.2.7.1真空系统构成:双级,一个机械泵加一个涡轮分子泵。2.2.7.2抽真空时间:≤5小时。2.2.7.3真空度:10-5mbar。2.2.7.4质谱真空保护。2.2.7.4.1离子源和质谱间有隔断阀。2.2.7.4.2具停电故障自动保护。2.3碰撞池:2.3.1碰撞方式:气体碰撞。2.3.2加速方式:直流电压加速。62.3.3加压电极:片状透镜组或180度弯曲结构。2.4检测器:光电倍增检测器或电子倍增检测器,以光电倍增检测器为佳。2.5质量分析器:2.5.1由一级、二级四极杆和碰撞池组成的三重四极杆质量分析器。2.5.2带有前后预四极杆。*2.6氮气发生器(原装进口)。2.6.1氮气:32L/min@6.9bar/1.13CFM@100psi。2.6.2最小/最大工作温度:5ºC-35ºC/41ºF-95ºF。2.6.3最大相对湿度:80%非冷凝。2.6.4颗粒:<0.01µm。2.7软件:用于控制液质联用系统,包括色谱检测器的软件和相应接口,LC-MS/MS的仪器调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和报告。2.7.1仪器参数的检测及校正功能:系统参数的检测及其预警;自动调谐参数(质谱分辨率、质谱校准、离子源优化);自动生成SIR/MRM方法等。2.7.2目标化合物分析软件。2.7.3符合法规的定量软件,实现自动MRM离子丰度比确认。2.7.4方法数据库:提供1500种以上食品安全残留检测等方法,并具有自建立数据库功能和谱库快速检索功能。2.7.5硬件要求:酷睿2四核处理器,4G内存,500G硬盘,21寸液晶显示屏,DVD-RW,激光快速打印机。2.8超高效液相技术指标:2.8.1色谱泵*2.8.1.1二元高压泵结构:四压力传感器,数控直线驱动色谱双泵。四个压力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