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重点、难点的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施工内容,本工程重点和难点为管道和路基工程。一、沟槽开挖土方施工1、根据本工程挖土深度,清场后根据设计标高位置,撒灰线示出开挖宽度。沟槽挖土采用挖掘机作业,人工配合清底。槽壁按规范要求放坡。严禁挖陡坡、倒坡。安排专人检查观望,发现土体裂缝或其它险情立即通知沟槽作业人员迅速离开。根据土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2、事先计算好回填土数量,余土当时外运。3、沟槽机械挖土应控制好深度,水准仪要紧跟着测量,并且预留15㎝左右土层,用人工清底,以防止超深,如果挖土超深,应用砂石或低标号砼找平,不得填土。4、准备一些木桩,如果出现局部塌方,应及时打桩阻止塌方。在塌方段突击施工,并请监理现场监督,同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5、在遇有其它管线交叉处,应采用人工开挖,并小心操作防止损坏其它地下管线。6、沟槽开挖前,应做好沿线电杆及建筑物的保护工作,根据现场情况,拟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本工程重难点工程为d1350大管径施工,平均开挖深度均在2-7.3米之间,我部为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采用分台阶大开挖施工,具体采用工艺流程见下图:1、沟槽开挖(1)测量放线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大口径深井管降水沟槽分台阶开挖管道安装沟槽回填闭水试验管道工程开工前,测量人员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按照图纸要求,准确放出管道中线位置,并施放挖槽边线、堆土堆料界线及临时用地范围。(2)大口径深井井管降水施工采用井点降水时,根据地质水文特点及施工需要降水深度、含水层土壤渗透系数,确定采用何种降水方案。结合以上因素,我们在对管道沟槽开挖前采用坑外大口径深井井管降水措施,确保降水深度在基坑底面0.5m以下。深井井点的布置根据沟槽的平面形状、开挖深度,并通过对沟槽基坑涌水量、降水影响半径及单井涌水量的计算,确定井点沿沟槽边坡上缘向外1.0m单排设置,井距为10.0m,深井深度9.0m,滤水管直径40mm,井点布置如下图所示:深井井点降水断面示意图6.0m8.0m3.0m承压透水层自然水位线在原地面1.0m处1)采用回旋钻机钻孔,及时添加粘土或水泥,增加泥浆稠度进行护壁,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塌孔;孔径应大于井管直径150~300mm,井深应比所需降水深度深4-6米。2)上部10米使用的无砂砼管,石料级配要合理,避免粒径过大而造成空隙大,使流砂进入井内,达不到阻隔透水层的流砂作用。底层1-2米范围内使用滤水钢管,使之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井管垂直放入井孔当中。3)安放好井管后在周围回填中粗砂或洁净的石屑,回填至井口下1m左右,然后上部回填不含砂的粘土至井口面。回填时应人工下料,防止砂砾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井内回填0.5-1m的中粗砂,防止流砂从井底涌入。4)滤层设置后进行洗井和试抽。洗井借以破坏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达到地下水渗流畅通。5)利用潜水泵抽水,派专人值班,抽水要根据井内的水位间断进行,防止水位过低而烧毁水泵。值班人员要观察出水的浑浊情况,当抽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流砂时要及时停止抽水,防止过多的流砂被抽出而掏空地基。6)深井降水终止后的井孔采用砂、石等材料填实;(4)挖槽前,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图纸,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挖槽段的土质、地下水位、、地下结构物、沟槽附近地上结构物以及施工环境等情况,以合理的选用机械,制订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5)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槽。挖槽前,技术人员向挖掘机司机详细交底,并设专人指挥,及时测量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和亏挖。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在机械开挖时,应留10厘米左右一层不挖,待人工清除。人工清挖槽底时,应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并注意不使槽底土壤结构遭受扰动和破坏。(6)由于沟槽开挖较深,确保沟槽壁不出现塌方现象,且挖掘机不能一次开挖到位,因此采用分层二次开挖法:上、下两层均采用放坡开挖,上层开挖深度按2-3米控制下层开挖深度按3-4.5米控制,沟槽开挖完成后,必要时采用钢板桩上架设横向支撑,间距以不影响吊放管节和兼顾安全性为宜。(7)沟槽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台阶宽度为2.0米,以马道为挖机辅助工作层,开挖第二层沟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