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JYL1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请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儒家思想20081JYL2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第11课课20081JYL3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重难点: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0081JYL4关于“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生了儒、道、墨、名、法、兵、阴阳、纵横、农、法、兵、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0081JYL5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20081JYL6(一)儒家学派(一)儒家学派(二)道家学派(二)道家学派(三)法家学派(三)法家学派(四)墨家学派(四)墨家学派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20081JYL720081JYL8((一一))儒家学派儒家学派11、代表、代表22、主张、主张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20081JYL9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鲁国人。(公元前551551年——公元年——公元前前479479年),享年年),享年7373岁。岁。孔子孔子33岁丧父,岁丧父,1717岁丧母,生活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十分惨淡。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后在府高官,后在5555岁左右仕途失意,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孔子生平简要介绍孔子生平简要介绍20081JYL10材料材料11、子曰:“仁者爱人。”、子曰:“仁者爱人。”2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动。”33、子曰:“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44、子曰、子曰:“:“务民之义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可谓知矣。”矣。”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20081JYL11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主要内容思思想想学学说说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教育教育思想思想文化贡献文化贡献““仁”(核心)和“礼”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德治)为政以德”(德治)““敬鬼神而远之”(务实)敬鬼神而远之”(务实)创办私学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