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有限公司风道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7--发布2017--实施XX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规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汽车空调系统的通风性能。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本部乘用车仪表板风道总成(以下简称风道总成),事业部/分子公司遵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GB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11556-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新风口:指将车外新鲜空气导入车内部的部件。新风过度风道:指从新风口道HVAC入风口中间的进风管道。前风道:指输送前HVAC入风口之间的进风管道。后风道:指输送后HVAC入风口之间的进风管道。本指南适用于汽车仪表板风道总成系列,一般包括除霜风管总成、吹面风道总成、及包覆风道表面泡棉等系列。全车风道总成的功能为:运输暖风机吹出的风,保证吹出来的风在风道中按要求的截面积、要求的风速、风量和要求的方向且以最小的压力损失吹到驾驶室及前挡风玻璃和前排侧玻璃;材料性能满足以下要求;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4、概述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精华)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加工设计,车厢内的空气流场与温度流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密切相关。风道的布置走向、风道占用空间(截面积)以及风道中空气的流速等均影响车厢内的制冷效果,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外观造型。5、主要设计内容11、配合样件测量2、根据点云逆向初步设计3、确定风道布置方式和安装方式4、确定风道的成型加工方式5、建立三维数模6、根据造型改动要求修改风道设计7、进行二维图设计8、与模具厂及制造商进行协调,修改设计6、设计规范6.1材料选择风道总成部件常用材料见表1,实际设计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表1风道总成常用材料序号123零件名称吹面风道总成除霜风道总成包覆风道泡棉材料名称PP\HDPEPP\HDPEPU+FOAM+带背胶\PP/PET双组分吸音棉基本壁厚1.5mm1.5mm10mm工艺注塑\吹塑注塑\吹塑\备注\\\备注:一般采用中空成型工艺,通过吹涨比来控制产品壁厚尺寸。材料基本选用吹塑级的HDPE。熔点约为130℃,相对密度0.94~0.97,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刚性和韧性较高。机械强度好,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较好;如果要求通风管比较软易于装配,可以添加适量的LDPE。关于风道泡棉:一般PU+FOAM+带背胶的泡棉密度为20-25Kg\m³,厚度5-10mm;其中背胶应为低VOC、气味背胶符合长安要求;PP/PET双组分吸音棉密度为200-250g\㎡,厚度为10-15mm;泡棉均为全部包覆风管表面,达到保温性能,防止产生冷凝水,关于包覆泡棉保温效果需电装试验验证确认;6.2除霜风道总成布置、设计要求6.2.1暖风机布置;暖风机布置:对除霜通风影响主要有暖风机的性能和所处的位置关系所确定,暖风机的出风口位置最好处于以XZ为对称平面再向Y向正方向移动小于20mm;6.2.2暖风机通风原理;2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调节车内空气温度,空调系统调节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使车内气体与车外气体不断交换,气流的流动过程:车内气体与车外气体混合,进入HVAC在这里进行配气,(调配成符合设定值的空气),然后进入通风道路,通过各个出风口吹出,与车内空气混合,最后排除到车外;6.2.3前除霜风道总成布置6.2.3.1前除霜风道总成尺寸布置长度方向的实际通风口尺寸L:500≤L,最好在左右位置能达到B区的边界线在仪表板上垂直的投影线;宽度方向的实际通风口尺寸A:推荐:15≤A≤20;最终输入由电装空调及CFD输入为准。图1:除霜风口总成长度L3图2:除霜风口位置尺寸前除霜风口开口长度L和宽度A比例关系:通过试验和CAE验证结果分析,一般来讲A区风速>2m/s区域80%;B区风速>1m/s区域95%能够达到法规要求。同理除霜风口的最小风速不得低于2m/s(除霜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