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XX县区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围绕全年的目标任务,紧紧把握国际经济环境比较有利和国内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的新机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全市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2000年,全市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3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70.28亿元,增长13.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9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已超过4100美元。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59.4:35.0。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58.3%,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4%提高到10.0%。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农业11.81亿元,降低6.3%;林业0.20亿元,增长37.2%;牧业2.71亿元,降低2.5%;渔业7.64亿元,增长17.7%。大力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65:35调整为50:50,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养殖业的比重达到57.6%,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第1页共10页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经营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954万元,完成土石方1309万立方米。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共复垦土地278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7.03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30台、联合收割机905台;全年农牧渔业用电量8594万千瓦时。工业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市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企业竞争力逐步提高,生产增长较快,产销衔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3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按所有制分:国有工业总产值15.71亿元,增长3.4%,集体工业总产值33.92亿元,下降4.5%,三资工业总产值306.93亿元,增长28.9%;按隶属关系分:市属工业产值200.54亿元,农村工业产值230.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13.2%。产销衔接较好,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0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产销率为97.0%,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4.3%,比上年增加了9.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5.51亿元、利润总额20.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1%和82.1%。企业亏损出现下降,年末,工业企业亏损额为4.36亿元,比上年下降16.9%。三资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三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6.9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96.83亿元、利税27.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9%、33.4%和90.0%,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71.3%、72.4%和76.2%。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9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6.5%,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建筑业建筑企业继续深化改革,施工质量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66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市建筑企业第2页共10页完成施工产值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施工面积258.5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1%,竣工面积152.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7%。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6.48万元。运输邮电业交通运输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运输业增加值6.3亿元。全市机动车辆增多,社会运输能力提高。年末拥有机动车辆7.94万辆,其中汽车1.2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