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XX县区创建国家生态县之我见2003年,国家环保部开展了全国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创评活动,分别制定了创评标准。其中全国生态县创评标准有二十七条。至今,全国仅有XX省的安吉等少数几个县获得验收并被命名。全国生态县是国家对县级生态质量的最权威、最高层次的认证和认可,标志着一个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结合。XX县区根据其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2008年又提出了打造中国生态明珠的构想,既符合XX县区的实际,又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要把XX县区打造成中国的生态明珠,首先要进入全国生态县的行列。实际上,全国生态县就是中国生态明珠的具体体现,必须要拿到全国生态县这块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创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称得上是中国的生态明珠。为此,本人认为,XX县区从现在起可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国生态县的创建工作,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国生态县的目标,成为江西第一个全国生态县。一、具有创建全国生态县的条件和基础国家级的生态县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社会工程,不仅仅是指生态环境的优良,而且是一个县的经济和社会与环境的协调综合评价。XX县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近年来较快发展的经济基础,具备着较好的创建条件。1、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先决条件。XX县区有着美丽的自然山川,良好的森林结构和植被,全县活木立木蓄积量达626.8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达3618.9万枝。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2.8%,林业绿化率达到82.9%,名列全省前列。空气负离子含量达10.91万个/cm,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境内有北潦南北支流220多公里,常年流水清彻见底。境内动植物种群达5288种,为全省种质资源库基地,被第1页共5页林业部专家誉为“天然基因库”。近年来,XX县区按照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全县共区划公益林面积927万亩,占林业用地175.68万亩的52.8%,其中国家、省级重点公益林53.91万亩,占公益林地面积的58.2%。先后关闭了7个笋罐头、120个高耗低值木竹加工企业,清除了17个“新五小”企业。县政府还出台了禁止采伐阔叶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政策,确保了XX县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为创建全国生态县提供了先决条件。2、快速发展的经济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基础。近年来,XX县区工业基础不断壮大,工业产业逐步形成,分别形成了园林产品、机械铸造、硬质合金等为主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新工业园的建成,硬质合金产业基地在XX县区落户,将为XX县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26亿元,财政收入达1.739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达1200余元。XX省的XX县区是2003年开始创建全国生态县的。2003年,该县的财政收入3.5亿元,人均不到770元。在同一起点上,虽然XX县区财政收入总量比不上安吉,但人均财政收入高于XX县区,应该说具2备有一定的创建经济优势。3、农业产业的建立成为创建全国生态县的产业支撑。XX县区分别建立起了椪柑、绿色大米、白茶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已有10.5万亩的绿色椪柑基地、8万亩的绿色大米基地、1万余亩的有机白茶基地。农村生态产业经济初步形成,为创建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支撑。4、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创建全国生态县十分迎合。近年来,XX县区以江西唯一的三爪仑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中国椪柑之乡、中国娃娃鱼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等国字号的命名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同时,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XX县区还分别获得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的生态旅游大县”200强的荣誉。这与创建全国生态县相当迎合。5、省委、省政府抓生态建设的大气候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大好时机。第2页共5页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要求,并实施“一大四小”工程,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大好时机,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上是XX县区创建全国生态县已具备的优势条件,也是创建工作的动力。但也存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