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农村环境污染是个被严重忽略的领域。据全国政协在2006年的调查,多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全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源水质不达标;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为零。还有资料显示,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近年,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约近一半的农村环境发生恶化(黄季焜和刘莹,2010)。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正确认识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措施缓解农村污染问题,在中国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1、农村环境污染源分类有人将中国的农村环境污染大致人为三类: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和工业污染。实际上,农村的环境污染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从污染源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农村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生活及固体废弃物。(2)农业种植污染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的挥发产生的大气污染及其残留物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农用地膜、温室大棚等塑料制品产生的白色污染。(3)农产品养殖污染源:主要包括畜禽、水产养殖业在生产中的畜禽粪便和排放的污水。(4)工业污染源:主要来自乡镇企业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三高)”加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三废)。(5)农林废弃物污染:主要包括直接焚烧、随意丢弃或排放的农作物秸秆、蔬菜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6)建筑业污染源:主要包括随意堆放和倾倒的建筑或拆迁后产生的难处理的废弃物。(7)矿业污染源:主要是指矿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泄漏入河湖水系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以上环境污染源类型,在新农村建设中,前四种污染对农村环境危害最大,表现得最突出和最广泛。同时,在矿产开采和加工地区,由于资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环保措施不足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从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几类。(1)水污染。水污染是农村居民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中国有接近一半(占总调查村数的46.1%)的农村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源污染,且有约63%的受污染村落的水源污染面积在80%以上(唐丽霞和左停,2008);在1990-2010年的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统计中,水污染事件达到69%,占据各类污染首位(王庆霞等,2012)。我国有88%的患病人群和33%的死亡人数都和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受污染有直接关系,仅对我国一个乡镇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231.2万元(李珏茹,2012)。(2)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类型一般可分为有机污染、无机污染、生物污染与放射性污染。这些污染中,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较为普遍,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约占中国耕地的10%左右,主要发生在农村污水灌区和矿区,具有较长时间的隐蔽性,不宜通过直观感觉发现。根据报道,从2009年至今,我国发生了30多起重大或特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涉及多个省份。有研究表明,全国每年仅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足以每年多养活整个珠三角4000多万人。我国土壤污染状况总体上比较严峻,《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已将土壤污染问题被列入四项“突出环境问题”之中。(3)空气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空气质量也受到威胁,特别是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清新的空气已难寻觅。在王庆霞等(2012)的环境突发事件统计中,空气污染事件仅随水污染之后,占总污染事件的17%焜,而在黄季和刘莹(2010)对101个农村的调查中空气污染则达23.8%,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中明确指出2010年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分别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