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症状: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积极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该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因此,预防重于治疗。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老年性骨质疏松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重点在于防止骨质进一步丢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1、适当体育运动: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太多、太少都不适宜;并且要注意安全,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其次要选择好运动的场地,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2、注意合理营养: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3、防止跌倒: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不坠地碰撞也不会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4、禁烟、酒:吸烟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饮酒过多、过频将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而引起骨质疏松。5、保存良好心态,有助神经反应和平衡功能的加强,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6、积极治疗一些能引起骨质疏松的内科疾病,许多内分泌疾病、骨髓瘤、白血病都可引起骨质疏松。7、慎用一些能促进骨质溶解药物:如强的松、肝素之类。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2、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3、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4、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5、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6、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7、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8、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9、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10、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11、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骨质疏松症的误区: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