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专家共识(全文)IE1三1自20世纪90年代初文献报道应用体外冲击波技术促进骨折愈合以来[1],国内外有关该技术治疗骨肌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并已成为研究热点[2-14]。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入硏究及完善该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ShOCkWaVetherapy,ESWT)"[15]。由于该疗法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已在骨肌疾病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目前ESWT临床应用不规范,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方案不统一Z导致ESWT无法更好地推广应用。为此,中国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考国际、国内最新文献Z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后制定《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专家共识》,为规范该疗法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意见。1体外冲击波疗法物理学特性及生物学效应冲击波是一种通过振动、高速运动等导致介质极度压缩而聚集产生能量的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会引起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发生跳跃式改变。体外冲击波疗法物理特性包括:①机械效应,即当冲击波进入人体后,在不同组织的界面处所产生的效应;②空化效应,即存在于组织间液体中的微气核空化泡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振动,当冲击波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发生的生长和崩溃所产生的效应;③热效应,即冲击波在生物体内传播过程中,其振动能量不断被组织吸收所产生的效应[15]。1.1描述冲击波常用的物理参数冲击波压力分布的测量需要不同的物理参数Z主要参数有:冲击波能量、压力场和能流密度。冲击波能量是对每一个压力场特定位置内的压力/时间函数进行时间积分后,再进行体积积分后算出的,单位为毫焦(mJ);压力场是环绕治疗头的对称轴区域,不同类型的冲击波治疗机压力场也不同,液电式冲击波场呈椭圆形,电磁式冲击波场呈纺锤形,压电式冲击波场呈圆形,单位为兆帕(MPa)1MPa=IObar;能流密度(energyfluxdensityZED)是描述冲击波能量的最常用参数,描述单位面积能量的集中度,计量单位用毫焦/平方毫米(mJ∕mm2)表示。1.2冲击波波源的产生方式和传递形式1.2.1产生方式①液电式冲击波源;②压电晶体冲击波源;③电磁式冲击波源;④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源。1.2.2传递形式冲击波波源能量的传递形式可分为聚焦、平波、水平聚焦、放射等。如图1所示。a聚焦式冲击波b平波式冲击C水平聚焦式冲击波波d放射式冲击1.3冲击波生物学效应①高密度组织裂解作用[16,17];②组织粘连松解作用[18];③扩张血管和血管再生作用[19,20];④镇痛及神经末梢封闭作用[21-23]:⑤组织损伤再修复作用[13z18,24-30];⑥炎症及感染控制作用[2,31-34]o2ESWT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2.1ESWT适应证2.1.1适应证①骨组织疾病: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②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課炎、肱骨内上課炎、足底筋膜炎、止点性跟腱炎等。2.1.2相对适应证骨性关节炎、距骨骨软骨损伤、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離前滑囊炎、離腱炎、股骨大转子滑囊炎、弹响韻和肌痉挛、骨坏死性疾病(月骨坏死、距骨坏死、舟状骨坏死)等。2.2ESWT禁忌证2.2.1整体因素2.2.1.1禁忌证①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出血,未治疗、未治愈或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行ESWT;②血栓形成患者:该类患者禁止使用ESWTZ以免造成血栓栓子脱落,引起严重的后果;③生长痛患儿:生长痛患儿疼痛部位多位于骨骷附近,为避免影响骨肪发育,不宜行ESWT;④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2.2.1.2相对禁忌证以下疾病在使用电磁、压电式冲击波治疗机时为相对禁忌证,而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机不完全受以下禁忌证限制。①严重心律失常患者;②严重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患者;③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④恶性肿瘤已多处转移患者;⑤妊娠者;⑥感觉功能障碍患者;⑦其他。2.2.2局部因素禁忌证:①肌腱、筋膜断裂及严重损伤患者;②体外冲击波焦点位于脑及脊髓组织者、位于大血管及重要神经干走行者、位于肺组织者;③骨缺损>2Cm的骨不连患者;④关节液渗漏的患者:易引起关节液渗出加重;⑤其他。2.3ESWT不良反应①治疗部位局部血、瘀紫、点状出血;②治疗部位疼痛反应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