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液病人,药物发生错误1.建立及落实输液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液的不良反应,并登记在静脉输液反应本上。2.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辨别病人身份的方法,根据静脉输液查对流程,使用退热药流程指引。夜班,药师不当班时,由一名护士检药,另一护士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配药,并在静脉输液单右下角核对处盖章。3.定期进行输液不良反应事件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护理质量的改进。目标二:提高输液留置针的安全性及留置针的维护1.首先医院要提供安全的医疗装置,自动激活型安全留置针。2.输液留置针要通过培训,使留观病房的护士掌握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证输液的安全。3.护士对留置针使用后应填写留置针护理单,可以准确观察病人,留置针的情况。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推注查对姓名/年龄/体重与剂量是否相符?相符询问体温度数不相符确认上次使用退热药时间是否大于4小时小于4小时停止注射查明原因大于4小时不一致核对病历本与治疗单药物及剂量是否一致?一致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推注退热药在病历本治疗单上签名、时间健康宣教(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完成静脉输液查对流程收药登记者查对治疗单是否清晰查对治疗单眉栏是否完整查对药品及数量是否准确(包括之后所需要使用的药品数量)查对皮试结果并记录签名查对瓶签上的号与患者的排队号是否一致查对瓶签上的姓名与患者的姓名是否一致治疗单不清晰者查对病历本(如果病历本不清晰找医生再次核对)眉栏不完整者查对病历本并请医生填写药品数量不准确者查对治疗单及药品清单后请药房更正治疗单上标明免试者查对病历本并记录未作皮试者请患者补作皮试并记录瓶签上的号与患者的排队号必须保持一致使用家属医疗卡者把瓶签上的姓名更改成患者的姓名贴瓶签者查对瓶签上药品及溶液剂量与治疗单是否一致并更正查对治疗单并补充所缺药品查对治疗单并将瓶签贴在所需溶液瓶上查对特殊药品并在瓶签上用红三角标记配药者查对瓶签与治疗单是否一致,剂量是否适合患儿的年龄查对药品是否正确查对溶液是否正确有疑问者找医生核对有不正确者与收药登记者核对并更正有不正确者与贴瓶签者核对并重贴注射者查对瓶签和治疗单是否一致查对是否有特殊药品查对患者的姓名及排队号票(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查对法查对)查对皮试结果有疑问者找配药者核对如要求避光者必须避光排队号票丢失,核对姓名及病历本名字不清楚,请核对排队号票及病历本查对年龄及病情,不相符者查对病历本查看病历本留置针使用及维护工作指引1.进针部位皮肤消毒:直径〉5cm2.进针穿刺成功后再次消毒针眼及周围皮肤后,用胶布及敷料固定,注意固定针柄的胶布不可触及针眼处。3.敷料:隔两天换一次,遇湿、脏、松动时,要随时更换4.肝素帽:接针前检查,封管拔针前检查,有松动及时旋紧。5.封管:速度不易过快,匀速边推边退,使整个留置针管腔内充满肝素液,静滴下列药物需封管时,先用0.9%生理盐水冲管后,再用肝素钠封管:红霉素、头孢美唑、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碳酸氢钠、VC、KCL、地塞米松、来比林、琥珀酸钠等。6.拔针:先用干棉签拔针,5分钟后用碘伏消毒针眼处,盖输液贴,告之不要泡水弄湿,第二天可去掉敷贴。7.肝素液配制后4小时更换。8.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发红,皮疹,询问有无发痒等过敏表现。目标三: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1.药物的配置:配置半小时前停止清扫,环境符合要求,使用净化台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完成配药工作,净化台工作完成后及时擦干净,并消毒30分钟,每日二次。2.采用密闭式输液,禁止使用开放式输液,所有输液必须配有终端过滤器。3.规范输液配伍管理,同时添加几种药物时要先确认药物,问有无配伍禁忌,不确定时及时稳中有降药师求证,无配伍禁忌方可配药。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认真检查输入液体质量、透明度、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及有效期等。5.改进安瓿的切割与消毒:采用易折型安瓿,或控制安瓿锯痕长为1/4周,开启安瓿前对折断的部位进行消毒。6.避免加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