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A.任意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B.依次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C.无条件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D.有条件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不定项:参考答案:A,C答案解析:法院可在侵权行为地法、当事人本国法、当事人住所地法任意、无条件地选择。2.“合同缔结地法”通常用来解决哪些法律冲突问题?A.人的行为能力B.合同是否成立C.合同内容D.合同方式多选题:参考答案:B,D答案解析:“合同缔结地法”通常是用来解决合同是否成立和合同方式的。3.大卫是甲国人,同时具有乙国国籍,其住处在甲国,其惯常居所在乙国。后因在丙国为票据行为所引起的票据纠纷在我国涉诉。为了确定大卫之票据行为的效力,我国法院首先要确定他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按照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大卫同时具有甲国国籍和乙国国籍,我国法院应如何确定其本国法?A.以大卫有住所的甲国法律为其本国法B.以票据行为地丙国的法律为其本国法C.以大卫有惯常居所的乙国法律为其本国法D.以与大卫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不定项:参考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是直接法条题。《民通意见》第182条明文规定:“有双重或者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故本题选AD。4.下列关于连结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确定了连结点也就确定了应适用的法律B.冲突规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范围或连接对象,二是系属或冲突原则C.连结点实际上反映了法律关系与一定地域的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D.动态的连结点的存在为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了可能多选题: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连结点是指冲突规范借以确定某一法律关系应适用什么法律的根据。根据冲突规范对法律的选择,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连结点的确定。因此确定了连结点也就确定了应适用的法律,A选项正确。冲突规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范围或连接对象,二是系属或冲突原则,还有一部分是关联词,故B选项错误。连结点反映了法律关系与一定地域的法律之间存在着的内在的、实质的联系,故C选项正确。动态连结点一方面加强了冲突规范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为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了可能,故D选项正确。本题的应选项为ACD。5.法国于1957年5月30日制定一项法律,承认凡经比利时政府认可而成立的法人,均可在法国行使其权利。这不属于下列哪些认可?A.国际立法认可B.一般认可C.概括认可D.特别认可多选题: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此规定属于典型的概括认可。6.最密切联系地法作为与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可以用来解决等各种不同性质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A.合同B.继承C.物权D.侵权行为不定项:参考答案:A,D答案解析:最密切联系地法可以用来解决合同、侵权行为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7.人民法院审理涉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商事案件时,可以向住所地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受送达人邮寄送达司法文书。下列对该邮寄送达的说法,错误的是:A.邮寄送达时可以不附送达回证,受送达人在邮件回执上签收即可B.受送达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但在邮件回执上签收的,不能视为送达C.虽未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但只要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即视为送达D.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如果未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就视为未送达多选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第7条第2款规定:“邮寄送达时应附有送达回证。受送达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但在邮件回执上签收的,视为送达,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故AB选项错误。第7条第3款规定:“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虽未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但存在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情形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第7条第4款规定:“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如果未能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且不存在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情形的,视为未送达。”可见,在未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的情况下,并非只要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期间届满之日就视为送达。它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