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十个要点学校的安全工作,针对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涉及到的是千家万户,因此,就格外重要,格外艰巨。要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应当从以下十个方面入手。一、强化红线意识,切实担负起“两个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很大,因为担负着两个生命安全:一个是师生的生命安全,一个是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安全。这两个生命紧密相连,被一条红线牵着。要想保证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安全,首先必须要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负责学校安全工作风险很大,但我认为对这项工作应该有的是敬畏心,而不是恐惧心。有句话叫做“尽人事,由天命”。光担心出事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立足当下,把工作做好,把职责尽到,把能够做的事情做到位。二、准确把握定位,防止工作摆位上的“两个偏向”。一种偏向容易发生在一把手身上,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把安全工作当作边缘化工作,把安全部门当作边缘化部门。安全工作虽然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但如果做不好,一旦出了事,人员受伤害,经济受损失,精力受牵扯,声誉受影响,考核受处罚,干部受处分,牵涉全局。有些时候,安全就是一切。另一种偏向容易发生在分管的同志身上,为了不出事故、不担责任,就老开会、老发文、老组织大检查,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第一个偏向造成工作不到位,第二个偏向形成工作越位。如何既解决好不到位又解决好越位的问题?就要推进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在建立健全工作的机制、制度和加强基础性建设上下功夫。三、坚持预防为主,治好“三种病”。春秋战国时期扁鹊三兄弟“治未病、治微病、治重病”的思想,对于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学校安全工作也要坚持预防为先、治未病,整治隐患、治微病,应急处置、治重病。预防为先、治未病,就要抓安全教育,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抓安全培训,让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安全工作,提高业务素质;抓重点监管,对安全工作的重点建立监管机制,防患于未然;抓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安全工作由他律向自觉,向内涵式发展。整治隐患、治微病,就要抓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应急处置、治重病,就要抓应急预案建设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管得上用;抓事件处置规范,逐步做到对学校安全事件的处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进行;抓集中行动,集中整治和解决一些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四、提升工作水平,健全安全管理的“三个层次”。企业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现场管理,是人对人、人对事的直接管理;第二个层次是制度管理,是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第三个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人的自我管理。这三个管理层次不同,是递进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学校安全管理也要借鉴企业管理,完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督导检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学校建立“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度总结”的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督导检查。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建设。按照责任明确、运行规范、奖罚分明、管理精细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做到工作有标准,管理有规范,处置有遵循。第三个层次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和路子,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五、强化责任落实,探索实施“三个追究”。一些地方学校安全工作不到位,主要原因是职责不清,奖罚不明。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学校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及职能处室的分管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的“一岗双责”,隐患排查及整改责任,学校安全岗位责任等,提出具体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探索实施“三个追究”,即:事故追究、隐患追究、空责追究。隐患也要追究,就是要将责任追究的关口前移,“治微病”。因为隐患和事故是因果关系,消除了隐患就避免了事故,要“避果”必须“重因”。空责追究把责任追究的关口又前移了一步。校内安全责任要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学校安全岗位责任空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