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20201027102615VIP免费

(教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20201027102615_第1页
(教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20201027102615_第2页
(教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20201027102615_第3页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目标】1.知道儒、佛、道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华民族深厚包容的思想文化2.知道魏晋到隋唐时期的文学、绘画方面的基本史实,体会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3.知道魏晋到隋唐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明白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4.知道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史实及其代表人物,体会古代中国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思想领域儒佛道思想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交流的基本史实。难点:三教合一;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特点、原因。【知识概览】从魏晋到五代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宗教方面,儒、佛、道三足鼎立相互影响,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了像李白等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科技方面,在数学、医药、地理学和印刷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外交流方面,涌现出了像法显、玄奘、鉴真等代表人物,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收藏古玩。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的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受到收藏界的追捧。艺术拍卖品的拍卖记录也一直在节节攀高。书圣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曾在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夜场上,拍出了3.08亿元的高价。它刷新了中国书法拍卖中单字价格最高的纪录,这幅书法只有41个字,折算下来平均每个字值750万元。魏晋隋唐时期涌现出了像二王、颜、柳等书法大家,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这一时期,还有哪些文化艺术成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讲授新课框题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新知讲解』教师出示儒佛道三教的图片,提问学生知道图片上的是哪一思想流派或宗教吗?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介绍所知道的有关儒佛道的内容(如俗语、成语、故事等)。1/7『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阅读教材,概括从汉代到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发展历程。学生依据教材完成并进行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西汉时期:西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发展呈繁盛之势。教师补充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的黄老学说,属于道家思想;到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思想方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获得独尊地位。魏晋时期: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统治者提倡的儒家思想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儒家理论受到人们质疑。与此同时,佛教从西域传入,受到人们欢迎;道教作为本土宗教,讲究修身炼丹成仙,受到统治者的追捧。佛道兴起,冲击了儒家的统治地位。表现: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玄学。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道”、“无”,崇尚“自然”、“清谈”。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隋唐时期:“三教合归儒”,儒学发展。魏晋以来,儒佛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教师出示PPT图片:泰山名胜——红门宫。教师介绍该景点: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泰山红门宫成为三教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的代表。『材料引导』“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小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明代德清禅师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表明德清禅师怎样的观点?学生回答:提倡儒、道、佛三教合—教师介绍唐朝三教交融的史实: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发展迅速。武则天时,尊崇佛教,佛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抨击佛教,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观点;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唐中期,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两宋时期,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形成哲学范式的“理学”框题二:文学艺术(一)文学『新知讲解』教师介绍魏晋时期文学的成就:魏晋时期:建安文学、陶渊明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