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海区·三水区初中毕业生适应性学业检测生物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考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甘薯小象甲是对甘薯种植业危害最大的害虫,甘薯小象甲和甘薯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绿叶海蜗牛在摄食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细胞中的某一结构储存在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该结构是()A.细胞膜B.液泡C.叶绿体D.线粒体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图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4.猕猴桃的表皮如果破损,猕猴桃就很容易腐坏。猕猴桃的果皮属于()A.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5.细胞的形态多样,下列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是()6.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的持续推进,长江流域鱼类的数量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这个现象说明了()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7.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华丽的金丝猴家族,下列与金丝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相同的是()A.朱鹮B.水稻C.细菌D.真菌8.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培育着珍稀濒危植物红花报春苣苔,该植物开紫红色的花,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据此判断,红花报春苣苔属于(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9.南瓜是老百姓餐桌上很常见的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下图是南瓜花的结构和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花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B.②花的子房中含有卵细胞C.南瓜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D.受精后②花的胚珠发育成果实10.某同学设计以下四个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B.乙装置是在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丙装置中易拉罐可减少食物燃烧时能量散失D.丁装置中收集的气体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11.某种植物可以通过输导组织向叶片输送有毒物质防止昆虫啃食。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据此推测,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结构是()A.叶肉B.叶脉C.上表皮D.下表皮12.胡萝卜和枸杞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经常食用可A.佝偻病B.坏血病C.脚气病D.夜盲症13.如图所示,关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A.要将两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保温B.充分搅拌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作用C.滴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会变蓝色D.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据此资料完成14和15题。14.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A.鼓膜B.咽鼓管C.耳蜗D.外耳道15.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捂耳,避免损伤鼓膜,调节该生命活动的人体系统主要是()A.运动系统B.循环系统C.神经系统D.内分泌系统16.一位爷爷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A.滑液B.关节头C.韧带D.关节囊17.对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描述错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18.每年,黑颈鹤一般会于3月中下旬飞到繁殖地,10月中旬至11月再到达越冬地。这是黑颈鹤的()A.迁徙行为B.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D.攻击行为19.某些药品说明书印有“孕妇禁用”。药品中的化学物质进入胎儿体内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