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页灾后的恢复计划1、0生产厂房经修复后,有资质的建筑结构监测部门鉴定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取得合格的鉴定报告。2、0生产设备、设施找相关行业部门鉴定和修复后,经地方安监局鉴定达到国家安全生产标准。3、0企业环保设施经修复后须由环保局进行验收,取得合格的验收报告方可投入生产。4、0配电设备、设施经抢建修复,具备安全通电条件,并经供电单位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使用。具备上述条件以后,由企业向供电局上报生产用电计划。未经供电局批准同意的用电企业,各供电企业不能擅自提供生产用电给工厂。4、1准备活动4、1、1成立紧急事故反应小组(ERT)/灾难恢复小组为准备一份成功的灾难恢复计划,应成立一个小组。在完成计划之后,他们必须至少每年一次或在发生灾难时召开会议。成员将包括ERT加上MIS、生产、物料、设备、环境/健康/安全、保安、销售、工程和品质部门的人员。4、、1、2生产现场资源的确认应制定一份重要设备和资源清单。如果工厂被部分或完全破坏,这份清单将有助于说明哪些需迅速替补。清单应包含人员、文件、产品和原材料等的说明,它可能从现时文件中汇编出来。第1页共1页4、、1、3影响评估对上述关键类资源可能出现的灾难场景进行评估,评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有助于确定需在何处加强准备。评估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4、1、4影响最小化计划被确定为“关键”而且被影响或破坏可能性较大的资源准备一份影响最小化计划。例如:可包括更多的培训,分散在其他地方的备份文件和设备,一些化学品和废物周围的双重或三重保护,更新ER计划,防震装置和额外的火灾抑制系统(喷洒装置、软管盘、灭火器)。4、1、5恢复计划如果发生严重灾害,某些影响也无法减小或避免。在这些情况下,公司所能做的就只有准备一些恢复计划,并挑出最好的部分。4、1、6电话号码和联系人在灾难恢复计划中列出比急救计划中更多的紧急联系号码。紧急联系电话号码应记录在灾难恢复计划中,除ER计划中已确定的,还应包括下列:组长、主管、经理、高层管理、老板4、1、7日常检查灾难恢复过程中公司的状况、资源和供给每天都在变化。因而应经常检查公司资源,灾难恢复供给以及计划。随着资源发生变化,相应在的灾难恢复计划也应改变。4、1、8灾难恢复指挥部应设立一个场外灾难恢复指挥部。它可位于公司其他地方,只要离灾难发生地无危害的距离。4、1、9预防性保养如果生产环境的设备保养得好,可能使它们安全通过灾难,并对生产和环境造成较小影响。第1页共1页4、1、10计算机文档和系统备份重要资料,尤其是硬盘中的资料,将被每周备份并贮存在场外区域。除那些可能会被破坏的软件之外,对生产非常重要的主要操作软件也应在其他地区进行贮备。4、1、11纸类文件的备份对生产运作起重要作用的纸类文件应被复制并在后备区域归档。或者可用存放在防火保险柜中的在软盘或缩微胶片存贮备份文件。4、1、12交流电话系统在灾难中通常被破坏,这严重阻碍了运作的恢复。应建立后备系统,如无线电话。4、1、13雇员供给在灾害发生前,出于雇员的健康和安全考虑,应采购一些物质,包括水、毛毯、手电筒、工具和食物。一般来说,至少应保证75%的人员三天内有充足的水和食物。4、1、14环保补给物除了紧急反应计划中提到的泄漏清理物资之外,应有一些环保物资,旨在减小灾害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4、1、15厂区图纸所有重要的厂区图纸将被集中和存放在场外灾难指挥部中。如果这样做费用不允许,则至少应将显示有用物资、缸槽、管道、化学品和有害废物存贮的图纸复制并场外存放。4、1、16复制和分发计划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在灾难发生之前准备和分发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灾难恢复步骤可用作计划的整体支架,然后再整理工厂具体信息。计划一旦完成,将分发给紧急反应小组,灾难恢复小组,安全指挥部,现场环境/健康/安全代表,保安和高层管理。计划应至少每年更新一次或在重大变化之后尽快更新。第1页共1页4、2灾难过程中或灾难刚过后在ERT已使紧急危机处于控制之中(如ER计划中所规定)之后,应执行以下活动,这些可作为先期恢复计划步骤(4、1、5)中规定的恢复行动。4、2、1召集ERT/灾难恢复小组ERT可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