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播放课件,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学生:各小组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五)小结如何评价一首诗?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板书设计:清明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