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应急预案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联络调度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助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组及各施工班组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成。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二、应急程序及基本要求1、应急程序(1)重大事故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同时可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报告工地的负责人→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求助电话)→成立指挥部→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救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等→善后处理。(2)一般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联络小组联络小组抢险救援小组抢险救援小组医疗救助小组医疗救助小组物资保险组物资保险组警戒保卫组警戒保卫组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善后组善后组自救领导小组自救领导小组首先发现者大声呼救→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事故调查处理。2、事故的应急救援基本要求(1)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救援命令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尤其是事故救援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的地点,以便能给伤员及时、正确的施救。(2)当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与最近的医院联系,要求派遣医生来工地,协助救护,当人员伤害较多或较严重时,应同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3)当医生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急救人员要按照有关救护常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放弃和停止施救。(4)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应迅速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并组织治安人员建立警戒,不认有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保证事故现场的救援道路畅通,以便救援的实施。(5)当发生重、特大事故,由上级部门在事故现场建立应急指挥部,专业救援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先协助急救人员进行施救,并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三、应急处置措施由于基坑工程土层的非均匀性,基坑维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门综合性的岩土工程工作。基坑开挖后土体和地下水自然平衡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环境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因而加强基坑开挖的环境监测,做好应急抢险准备以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在基坑开挖支护和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做好充分准备。1、组织措施(1)成立以建设单位为首,各相关单位现场负责人为主的基坑工程应急工作组,确保基坑出现险情时各项措施能及时实施。并要求全体成员在基坑开挖期间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2)应急工作组成员构成应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现场第一负责人。(3)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一些险情,制定各种抢险方案,备足抢险设备和物资,如钢管、编织袋、抽水泵等。2、技术措施(1)周边地面沉降过大的应急处理周边地面沉降过大一般由杂填土层含水流失、降水过量或坑壁滑塌引起。若由杂填土层含水流失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则宜加强侧壁止水措施。若由坑壁渗水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则宜加强侧壁止水措施。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时还应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注浆、高压旋喷桩和锚杆静压桩等方式。(2)基坑侧壁流水流土的应急处理基坑侧壁局部出现析水、涌砂或渗水,应迅速采用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和注浆封堵。必要时迅速在次区域内采取反压回填的补救措施,并查明水源采取相应措施止水,设置引水管或盲管将集水管中的水排出,最后在基坑内集中抽排。基底局部出现流水流土时,应根据情况,设置中粗砂混碎石反压过滤层,或用土袋砌筑围堰、盲管疏排等。必要时应及时反压回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浆(双液注浆)封堵,疏导与封堵相结合。(3)支护结构位移过大的应急处理基坑局部出现位移变形、沉降过大、迅速在此区域打入木桩,或采用型钢进行斜向支撑,或采取加设锚杆并注浆;坡顶采取卸载、反压回填(坡底部可采用袋装土叠包)的补救措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桩身变形过大,应采用反压回填,并增设局部角撑、斜撑加强,或采用锚杆加强。在基坑维护阶段出现桩身变形过大,则尽快采用实施砖模、增设局部角撑、斜撑加强,或采用锚杆加强。3、其他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