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试卷3(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编制了《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从而开创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先河的教育家是()。A.陈鹤琴、张宗麟√B.蔡元培、张宗麟C.陈鹤琴、张雪门D.陶行知、张雪门解析:解析:基于对当时中国幼稚园教育问题的反思,陈鹤琴、张宗麟从1925年开始,在鼓楼幼稚园进行持续三年多的课程试验,总结出适合中国长江流域儿童的幼稚园一年课程,并编制了《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作为教师制订教育目标的参考。2.五指活动课程内容组织的方法是()。A.单元教学法√B.分科教学法C.方案教学法D.作业教学法解析:解析:五指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是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该课程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内容的组织是建立在其“整个教学法"或者称“单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上的。故本题选A。3.对课程实施后在幼儿和教师身上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做分析和判断的课程效果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过程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定性评价解析:解析:终结性评价,又称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是一种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评价方法。故本题选C。4.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的是()。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亲子活动√解析:解析: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5.幼儿园课程所研究对象主要是()。A.3~6岁儿童√B.7~12岁儿童C.0~3岁儿童D.3~8岁儿童解析:解析:幼儿园课程是系统地研究学前教育领域中各种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等)的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现象和规律的,其具体针对的对象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对象,即3-6岁儿童。故本题选A。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A.开放性B.渗透性C.启蒙性√D.多元性解析:解析:2001年,我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故本题选C。7.以过程为中心,以幼儿在教室内的表现为基础展开,强调幼儿、教师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的课程目标是()。A.表现性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行为目标D.发展性目标解析:解析:生成性目标,也称过程目标或展开性目标,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过程,是以过程为中心,以幼儿在教室内的表现为基础展开,强调幼儿、教师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目标。8.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A.活动√B.经验C.教材D.幼儿解析:解析: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课程的内容分别蕴涵或组织在活动的基本结构——活动对象和过程中。幼儿通过参与课程活动接触这些内容,最终通过内化而积累学习经验,促成自身发展。故本题选A。9.教师充当顾问及辅助者,通常以幼儿自身的活动为学习的方法,使幼儿从自己的直接经验出发,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解析:解析:活动课程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来组织课程内容,幼儿是组织课程内容时的焦点,而教师则充当顾问及辅助者,通常以幼儿自身的活动为学习的方法,使幼儿从自己的直接经验出发,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故本题选B。10.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是()。A.园长B.专家C.家长D.教师和幼儿√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课程评价具有()的作用。A.导向√B.鉴定√C.诊断√D.激励√解析:12.泰勒就课程内容的组织问题提出过三个基本准则,分别为()。A.连续性√B.顺序性√C.整合性√D.层次性解析: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课程内容的组织问题,美国学者泰勒曾提出过三个基本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13.下列属于幼儿同课程的基本要素的是()。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解析:解析: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