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J第一节共价键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目标定位]1•熟知共价键的概念与形成,知道共价键的特征一一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共价键分类,会分析G键和n键的形成及特点。新知导学新知採究点蠱菴实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1.共价键的形成(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⑵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3)键的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4)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2.共价键的特征(1)饱和性①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②用电子排布图表示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如下:匕沐2卜压了谢俺俺了却重叠[TT百市工||③由以上分析可知,F原子与H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F。同理,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2个N原子间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2)方向性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归纳总结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⑴当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状态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密度增大,体系的能量降低。(2)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⑶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X活学活用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答案D解析两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发生重叠,即电子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概率更大;两原子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牢固,体系的能量也越低;原子的体积大小与能否形成共价键无必然联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B.H3O+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答案A解析S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的氢化物为H2S,A项对;H2O能结合1个H+形成Hf+,不能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B项错;H2分子中,H原子的s(2)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非极性键:如Cl—Cl轨道成键时,因为s轨道为球形,所以H2分子中的H—H键没有方向性,C项错;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只是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概率大,D项错。二、共价键的类型1.共价键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共价键分为不同的类型'单键:如H—H⑴按共用电子对数目分类]双键:如C—C、三键:如N三N9键(3)按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分类「铀n键2.G键与n键(1)G键①G键:形成共价键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这种共价键叫G键。②G键的类型:根据成键电子原子轨道的不同,G键可分为s-sG键、s-pG键、p-pG键。a.s-sG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b.s-pG键:两个成键原子分别提供s轨道和p轨道形成的共价键。c.p-pG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p轨道形成的共价键。③G键的特征a.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b.形成G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较大,故G键有较强的稳定性。④G键的存在:共价单键为G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中存在一个G键。(2)n键①n键:形成共价键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这种共价键叫n键。②n键的特征a.每个n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面对称。b.形成n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比形成G键时小n键没有G键牢固。③n键的存在:n键通常存在于双键或三键中。归纳总...